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贺甜 杨 俊)7月15日,笔者从丹凤县就业服务中心获悉,今年以来丹凤县把稳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通过抓援助帮扶、抓就业宣传、抓劳务品牌、抓线上线下、抓金融服务“五抓”模式,全力稳就业,促进群众增收。
抓援助帮扶。通过建立全县失业人员台账、落实干部包抓责任和上门推荐岗位等就业援助帮扶措施,拓宽就业渠道,目前,全县实现就近就地就业1.7万人、市外省内转移就业1.54万人、跨省就业2.09万人、创经济收入5.5亿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40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0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人。
抓就业宣传。围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宣传进企业、进镇村(社区)、进机关单位“三进”活动,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缺工动态清单,实行“一企一策”服务专员包抓制度,为43家核心企业推送岗位信息12期,成功匹配用工172人,有效缓解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
抓劳务品牌。抢抓苏陕劳务协作机遇,系统推进“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建设,构建“运营机构+培训基地+评价中心+孵化平台+职业介绍+驻外站点”六位一体发展模式,品牌辐射西安、南京、温岭等城市,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2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占比超25%,品牌效应显著增强区域就业竞争力,“丹凤厨工”被认定为陕西省级劳务品牌。
抓线上线下。积极打造“线下专场+线上云聘”立体化招聘体系,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主题活动10场,举办线上招聘会73期,实施手机靶向推送岗位11期,开展直播带岗240余场,吸引40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实现求职者与岗位精准匹配。组织“点对点”劳务输出28批次1180人,组织向渭南、湖北、安徽输送季节性务工人员164人。
抓金融服务。推行“信用村(社区)+就业帮扶”联动机制,结合政银企担“四方协同”风险共担模式,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审批流程,完成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笔2360万元,其中6家小微企业2200万元。积极开展创业专家指导团“一对一”现场指导,培育指导认定创业户5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