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秦岭深处崛起“空中智造”新高地

2025-11-20 09:50:38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丹凤县无人机年产突破7000架

  11月8日,在无人机生产线上,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组装无人机。

  本报记者 李小龙 朱良娜 杨 萌 马 姜

  在无人机旋翼的持续嗡鸣声中,一批批高端智能装备正从中天禹辰智能制造产业园加速产出,飞向全国市场。

  11月8日,园区内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熟练地组装各类无人机,技术人员紧盯监控屏幕,完成出厂前的最后调试。这座位于秦岭南麓的小城,正以无人机产业为支点,撬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无人飞行器研发、设计、试验、制造、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落地丹凤,源于当地政府对低空经济前景的精准把握。

  2020年,丹凤县通过秦创原平台成功引进该企业,将无人机产业确立为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领域的主攻方向,并依托县域获批的空域资源——半径20公里、飞行高度2000米的稀缺低空飞行条件,全力打造高端无人机制造产业园。

  项目总投资5.8亿元、占地120亩,自2023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快速推进,预计2026年11月全面投产。项目分两期推进:一期已建成生产办公大楼,涵盖无尘车间、重装厂房、培训基地及考试中心,配套7条特种无人机生产线、复合材料生产线和地理信息大数据算力中心;二期将新增15条行业级特种无人机生产线。截至目前,今年已生产无人机7000多架,年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就业110多人。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大、中、小型无人机6万架,亩均产值有望达到1670万元。

  目前,企业已建成地面指挥、飞行控制等“四个中心”,除航电系统外实现无人机零部件全自主生产,具备民用遥感测绘、行业特种作业、军用察打一体机型的全链条研发生产能力,被省发展改革委纳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重点项目。

  技术创新是产业突围的核心密码。中天禹辰组建了90人团队的研发中心,成功攻克“复合材料实时原位检测技术”等关键专利,累计斩获110多项专利。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4旋翼纯电无人机,续航时间长达120分钟,展现出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基功能复合材料”隐身无人机,更是产品展示区的一大亮点。

  在应用场景拓展上,企业成果显著:为国家电网研发的大载重无人机可挂载280公斤重物,跨越复杂地形完成物资吊运;森林防火巡检无人机能适应复杂环境,实时反馈火情信息;高精度遥感技术则为国土测量提供快速精准的数据支撑,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

  “我们公司研制的遥感目标识别飞行载荷系统,能够适应复杂地形与多变气候条件,目前已广泛用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应用当中。”中天禹辰公司董事长徐祥勇介绍道,“一旦在飞行中发现疑似变化图斑,系统会第一时间精准计算,将信息反馈至指挥中心。”

  以中天禹辰为龙头,丹凤县正构建“低空+”多元应用生态与全产业链集群,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为护航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丹凤县于今年5月出台十条支持措施,成立专项工作专班,设立5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因地制宜制定阶段性战略规划,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产业集群、应用场景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创新一体布局。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无人机产业有望成为商洛区域低空经济增长极。”徐祥勇表示,未来企业将依托产业园加快低空基础试验与应用设施建设,让源自秦岭深处的“空中力量”释放更大发展动能。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