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长青 贾菁宜)今年以来,洛南县纪委监委聚焦社会救助领域的“政策落地打折扣、救助对象识别不准、资金发放慢半拍”等痛点堵点,推出“室组联动+嵌入式监督”模式,通过“驻点办公摸实情+全程跟进督整改”的方式,督促县民政局排查整改问题47个,确保民生红利不缩水、不落空。
洛南县纪委监委督促各镇(街道)、民政等部门采用“信息比对+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相结合方式,对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开展拉网式核查;严格监督执行新增对象“凡进必核”,在册对象“定期复核”的要求,动态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
为严防“人情保”“关系保”,专项监督小组严格执行“逢救助必比对、有线索必核查”的要求,督促县民政局累计开展专项抽查19次,对各村(社区)公示的救助程序、标准、对象、金额等逐项“过筛子”,深挖彻查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虚报冒领、责任缺失、监管不力等问题线索5件。此外,推动民政局升级“智慧民政”系统,筛查预警信息400条,打破户籍限制实现动态监测、分类救助,从源头筑牢风险防控屏障;督促社会救助领域把为民办实事作为落脚点,办成民生实事18件,比如推广政府购买照护照料服务,惠及2600多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让监督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