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洛南:特色产业绘就富民新画卷

2025-07-31 08:00:03

来源:商洛日报

  盛夏时节,行走在洛南的山水间,满眼翠绿、万物丰茂,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近年来,洛南县立足资源禀赋,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大西瓜结出“致富果”
  时下,洛南县三要镇北司村的西瓜进入成熟期。走进种植大户任三宏的基地,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摘、装筐、运输。“今年天旱,西瓜皮薄、瓤饱、汁多,非常甜。”任三宏说,“36亩西瓜预计产值19.8万元。”
  北司村位于沙河南岸,便捷的交通、充足的光照、充沛的水源及沙质土壤,造就了北司西瓜的独特口感。多年来,西瓜种植已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到采摘各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村民王福芹说:“每年在基地务工3个多月,每天100元,方便照看家,还能增收。”
  自2005年规模化种植以来,北司村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350亩左右,年产量1000多吨,年产值190多万元。“三要北司西瓜皮薄、瓤沙、味甜、籽少,受到消费者好评。”村党支部书记丁锁子表示,北司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村”。在三要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引导下,北司村产业呈现多元化,烤烟、中药材等也为村民增收开辟“好门路”。
  “我们将立足优势,发掘特色资源,提高品牌效应,持续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文旅有机融合,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三要镇党委书记胡明说。
  黄花菜开出“致富花”
  7月骄阳下,永丰镇赵川村的百亩黄花菜基地,朵朵含苞待放的黄花在阳光下如铺展的黄金毯。清晨,务工群众三五成群,灵巧地采摘花蕾,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采黄花菜有三四年了,手法熟练了,一天能采四五十公斤,按每公斤1.6元算,收入六七十元。在家门口挣点零花钱,挺知足。”村民赵建军说。王秋霞是“八年熟工”:“家里老小要照顾,出不了远门。幸亏有这片黄花菜地,柴米油盐钱不愁。”这些花蕾成了她撑起生活的依靠。
  黄花菜耐旱、不挑地形,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获时间长,属一次种植多年采摘的草本植物。自2017年大面积引进种植以来,赵川村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从种植、加工、品牌、市场多方发力,打造完整产业链。如今,黄花菜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菜”,既美了乡村,又富了百姓。
  洛南县杨阳黄花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阳介绍,今年基地种植220亩,采摘期每天雇佣70多人,周期40多天,可采鲜黄花菜6万多公斤,加工干菜1.2万公斤左右。“预计亩产值3000元,年交易额25万元,户均增收1200多元。”
  放心菜托起“致富梦”
  走进洛南县石坡镇周湾村,蓝天白云下,苍鹭翔集,流水潺潺。在放心菜种植基地,一排排蔬菜大棚泛着银光,棚内传来阵阵欢笑声。
  种植户杨霞正带领村民分拣、打包蔬菜,准备送往商超。“今年承包了16个大棚,种圣女果、辣椒等,全程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确保无公害。”杨霞说,“外面还试种了6亩多板栗南瓜,长势很好,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在村党支部书记张秋惠和驻村工作队谋划下,联系县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叉车驾驶、中药材和大棚蔬菜种植等实用技能培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截至目前,组织培训100多人次,培养土专家、产业大户、致富能手50多人。按照“支部+联合社+农户”模式,带动发展中药材600亩、烤烟300亩、放心菜300亩等,全村产业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4年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15万元,村民分红12万元。
  作为苍鹭栖息地,周湾村每年暑假吸引不少游客。“带孩子来,既能拍到苍鹭,还能认识蔬果,比在家有意义。”游客周丹莉说。
  周湾村立足资源优势,将发展“放心菜”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增收的重要抓手,招引种植大户承包大棚,创造就业岗位。目前,基地带动本村20多名群众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
  “下一步,周湾村将深化农旅融合,把放心菜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努力绘就‘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张秋惠说。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