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兴一个产业 富一方群众

2025-10-16 10:04:54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洛南县推进豆腐全链条产业化发展观察

  陕西日报记者 王佳伟

  “洛南豆腐,捎一块!回去尝,好吃了下次再来!”10月10日一大早,曹宁像往常一样,推着他的三轮车,吆喝着卖豆腐。“基本上都是回头客。刚开始我只卖豆腐,慢慢地也开始卖豆腐干。”曹宁说。

  洛南小伙曹宁曾是一名建筑工人,有活儿干的时候赚点钱,没活儿干的时候就没有收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去年5月,他开始一个人去西安“练摊”,卖起了洛南豆腐。卖豆腐要起早,尤其是冬天,早上五六点就得出来。每当撑不住的时候,他就边卖豆腐边大声唱《真心英雄》,给自己鼓劲。

  如今,靠着卖洛南豆腐,曹宁月收入达到3万元。

  曹宁的故事并非个例。在商洛市洛南县,小小的豆腐正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致富。

  洛南县按照“建龙头、优品质,延链条、抢市场,强宣传、树品牌”的发展思路,推动“小豆腐”变成“大产业”,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助力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洛南县豆制品产量6.7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3.1亿元。

推进全链条生产

  在洛南县豆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现代化机器设备正在工人的操作下繁忙运转,一颗颗黄豆被制成豆浆,再经浆水一点,便逐渐变成白玉一般嫩滑的洛南豆腐。

  “1斤黄豆能做出2斤半到3斤豆腐。”车间负责人张亚军介绍,做豆腐产生的大部分豆渣由厂里回收,可以制成豆制品,比如粗纤维豆渣锅巴、豆渣麻食等,这些食品这两年卖得也比较好,销往全国各地。

  像豆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全产业链生产,在洛南逐渐成为豆腐产业发展的常态。

  围绕“产业一体化、生产链条化、产销增值化”目标,洛南县整合县域内民生、豆农、大通等豆制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组建洛南豆腐加工销售运营公司,并投资1.2亿元建成豆制品产业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四川旅游学院联合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研发建设豆制品加工、包装生产线,持续做大做强鲜豆腐、豆腐干等传统产品,创新研发核桃豆腐、内酯豆腐、豆渣锅巴等网红产品,构建洛南豆腐全链条发展格局。

打造品牌化形象

  在洛南,提起王家豆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洛南王家豆腐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明朝万历年间,王朝相从山西迁居洛南,将豆腐制作工艺带到洛南。

  如今,洛南县豆制品行业协会会长是“60后”王振书,他也是王家豆腐的传承人。1998年,王振书创办了洛南第一家豆腐干生产工厂,2002年又成立了洛南县民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为适应网络销售,他于2016年成立了洛南县忆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电商”的运营模式,线上销量连年增加。

  “洛南豆腐的特点是白得像玉,有韧劲,吃起来滑、爽口。这是因为当地黄豆生长期长,水和气候也非常好。”王振书介绍,他们已经注册了“洛源”“王家”“百年王家”3个商标。

  在洛南,不只有王家豆腐。依托洛南豆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洛南县用好“洛味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设“洛味缘”官方旗舰店,形成了百年王家、洛源老刘家、豆农食品等10个特色品牌。此外,洛南县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主营+个体加盟”模式,在西安市、商洛市商州区开设洛南豆腐体验店23家、鲜豆腐直营店175家。

农文旅融合发展

  如今,洛南豆腐火爆出圈。

  “洛南县深入挖掘豆腐文化,延伸发展餐饮民宿、休闲旅游等新业态,策划举办农业产品展销等系列节会活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洛南县委书记杨长江看来,助推洛南豆腐出圈,要做好融合创新。

  近年来,洛南县连续举办春节“来洛南赶大集·品山城烟火味”等系列展销活动,投放豆腐消费券10万张,以“节会经济”带动豆腐消费。

  在洛南豆腐文化周暨陕西万达助农直播、“洛南豆腐走进西安万人嗨吃”等活动中,洛南豆腐企业走进西安永宁里等地,与小杨烤肉、海底捞等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以及陕西省厨师协会、餐饮联合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持续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推动洛南豆腐持续出圈。

  此外,洛南县还举办洛南豆腐菜系制作全民培训和公益直播活动,启动首届“游汉字故里·品洛南豆腐”短视频大赛,联合西安欧亚学院举办洛南豆腐校园创新创业大赛,为洛南豆腐产业征集项目“金点子”39个,持续激发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发展洛南豆腐产业的热情。

  目前,豆腐产业已遍布洛南县16个镇(街道),产业链集聚企业(合作社)1000余家,带动农户1.5万户4.2万人,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带动25个村集体经济年累计增收140余万元。洛南县获评“陕西豆腐之乡”,实现了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

  • 相关阅读
  • 陕西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灵犀计划”第六期 地理标志赋能区域发展专项活动在洛南启幕

      本报讯 (记者 杨 萌)10月15日,由省知识产权局、省农业农村厅、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陕西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灵犀计划”第六期——地理标志赋能区域发展专项活动在洛南县启幕。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黎萍,副市长王...

    时间:10-16
  • 洛南纠治“重复检”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晖 杨丹)“这次复查,医生调出了我之前在另一家医院的检验和影像报告,好多检查不用再做了,省钱又省心……”近日,洛南县纪委监委在县医院开展监督检查时,就医群众张先生连连称赞。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

    时间:10-16
  • 洛南积极探索 优质医疗服务下沉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丹)“在家门口就能找县医院专家看病,太方便了。”近日,在洛南县医院与景村镇韩湾村的健康帮扶签约仪式上,71岁的韩老伯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   此前,洛南县纪委监委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镇(街道)医疗资...

    时间:10-16
  • 行走江河看中国|抉择29.75米,守护29.30米:王家坝闸的数字见证

      中新网阜阳10月15日电(记者 左宇坤)站在王家坝闸边向下望,厚重的闸墩上有着清晰可见的水位标尺。其中,有两条被红色标注出来的水位线尤其引人关注,分别是29.75米的2020年开闸水位,和29.30米的保证水位。  王家坝闸...

    时间:10-15
  • 洛南倡议树立文明婚俗新风

      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近日,洛南县委文明办向全县市民发出倡议,号召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简约的婚恋观与婚俗观,共同营造风气淳朴、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   倡议提出,婚姻的幸福建立在夫妻相互理解、...

    时间:10-15
  • 洛南推动民生服务社保卡“一卡通”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建荣)“一张社保卡在手,工资领取、就医结算、公交出行、借阅图书全搞定,钱包里再也不用塞一堆卡片了!”近日,洛南县教育局职工王女士拿着手中的三代社保卡感慨道。如今在洛南,社保卡已成为承载民生温度...

    时间:10-14
  • 洛南紧盯“三公”强监督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哲 苗亚娜)今年以来,洛南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紧盯“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办公用房”领域监管,精准发力,靠前监督,推动“三公”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助推作风建设走实走深。   科技赋能,...

    时间:10-14
  • 洛南不断提升黄龙河水环境质量

      本报讯 (通讯员 齐杲炅)近年来,洛南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将黄龙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放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位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黄龙河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洛南县高位推进,全力以赴谋项...

    时间:10-12
  • 洛南 特色文旅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当中秋佳节遇上国庆假期,爱国氛围叠加出游热情,洛南这座承载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秦岭小城,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与活力。“双节”期间,红色游、爱国游、非遗游等旅游方式持续火热,亲子游、研学游也为洛南文旅事业高质量发...

    时间:10-11
  • 洛南强化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卫锋 何龙军)连日来,洛南县组织相关部门在部分镇(街道)和大型易地搬迁社区开展以“政策暖人心 就业创未来”为主题的就业政策宣传活动,现场为脱贫群众、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解读就业创业、...

    时间:10-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