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用柔弱双肩撑起一个双残之家

2025-09-23 09:48:32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功敏

  在洛南县柏峪寺镇庙坪村二组,60多岁的董银婵是乡邻眼中“最苦也最韧”的人。近二十年来,她以瘦弱的肩膀扛起一个特殊家庭——家中三口人里,儿子姚超、儿媳雷敏敏均为一级精神残疾人,她不仅要照料二人的日常起居、应对频繁发作的病情,还要拉扯大孙女,用爱与坚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亲情赞歌。

  时间倒回2006年,董银婵的大儿子姚超因高中时突发精神异常辍学,到了成家年纪,她得知邻村女孩雷敏敏有着相似境遇,不顾他人“怕受累赘”的提醒,坚持托媒人促成婚事。“我娃也是这样的人我都不怕,大不了两个一起照顾。”董银婵的话朴实却坚定。婚后次年,姚超夫妇分户生活,可现实的考验很快接踵而至。

  雷敏敏患有癫痫,每年“立春”前后和七八月病情尤为严重,发作时手足抽搐、口吐白沫,甚至打人骂人。每当这时,董银婵总要耐着性子,用好吃的安抚大半天才能让儿媳平静。为给儿媳治病,丈夫姚凤民曾专程前往山西襄汾的医院,花费8000余元买药,虽让病情暂时稳定,却没能彻底根治。2019年的一次意外至今让董银婵心有余悸:她烧水准备给敏敏洗头,出门片刻后就听到撕心裂肺的喊声,进门时发现敏敏仰面摔进开水盆,背部皮肤已脱皮起水泡。她和丈夫连夜送儿媳去县医院,可留下的疤痕成了永远的印记。今年三月,敏敏坐在台阶上突然发病,摔得鼻梁骨折。从那以后,董银婵总会提前用凳子和衣服围住敏敏的座位,以防意外再发生。“她一月要犯两次病,每次持续一周,这些年上门给邻居赔情道歉的次数,我自己都记不清了。”董银婵说,病情严重时,她还得一次次将儿媳送往当地精神病院治疗。

  儿子姚超的情况同样棘手,发病时砸家具、持物伤人,董银婵夫妇总要想尽办法安抚,默默收拾残局、平息矛盾。2013年和2022年,姚超先后因肠梗阻和“灶漏”做手术,董银婵守在病床前悉心照料,夜里不敢合眼,期间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2007年,孙女姚宇花的出生给这个艰难的家庭带来了一丝希望,却也让董银婵的担子更重了。由于敏敏无法照顾孩子,从喂奶粉到日常照料,孙女的成长全靠董银婵一手操持。一边是时常发病的儿子儿媳,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孙女,十几年来,董银婵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吃过的苦都藏在了皱纹里。好在孙女懂事争气,上学后学习刻苦,今年高考顺利被陕西铁路工程技术学院录取,这成了董银婵最大的慰藉。

  为了贴补家用,董银婵和丈夫种起了辣椒等经济作物,丈夫和小儿子还四处打零工。常年的操劳让董银婵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双手也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形,丈夫姚凤民也查出了脑梗死,但他们从没想过放弃。

  “敏敏虽有缺陷,但作为婆婆,我就得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把他们照看好,这才是完整的家。”面对乡邻的赞许,董银婵的话语依旧朴实。近二十年来,她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母爱的伟大,也传递着人间最朴素 的 真 善

  美,为这个特殊的家庭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