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卫锋)9月6日,洛南县人社局联合商洛好工作人力资源公司,定制务工专车,将56名农民工通过“点对点”方式,输送到江苏省常熟市忠明汽车座椅公司务工,并配发面包、火腿、牛奶等食品,确保他们安心上班。
今年以来,洛南县围绕稳就业促增收目标,强化任务落实,加大就业帮扶,搭建载体平台,培育社区工厂,拓宽就业渠道,多措并举推动苏陕(宁洛)劳务协作持续深入开展。截至目前,累计举办苏陕劳务协作招聘活动3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帮助1610人到南京等地就业,其中“点对点”输送务工群众520余人。
夯实责任抓落实。聚焦苏陕劳务协作任务要求,组建宁洛劳务协作工作专班,多次研究安排,围绕就业帮扶、劳务品牌打造、技能培训、社区工厂、人才交流等工作重点,加大政策宣传,细化任务措施,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全面夯实责任,不断推动劳务协作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拓宽渠道稳就业。紧扣就业增收目标任务,加大就业帮扶,搭建就业平台,建立苏陕协作劳务输出基地,多渠道征集南京市江宁区及江苏境内用工企业就业岗位需求,举办“春风行动”暨苏陕劳务协作等招聘活动,建设就业创业中心和零工市场,培育认定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提升就业公共服务,帮助引导更多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全县累计建设培育社区工厂、帮扶基地 72个,安置就业2600余人;县级零工市场建成投用,服务群众300余人次。
劳务品牌提效能。依托苏陕劳务协作,开展共促共建活动和“订单式”技能培训,积极打造以“洛南草编工”“洛南核桃加工艺人”“洛南豆艺匠人”等为重点的洛南手工劳务品牌,先后在四皓、古城、三要等镇(街道)开展苏陕协作叉车装卸职业技能培训4期100人;建成保安镇仓圣社区手工非遗街区,带动就业260余人;“洛南草编工”被认定为市级劳务品牌,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劳务品牌,劳务品牌效能进一步释放,带动就业2.6万人,实现收入3.12亿元。
人才交流促提升。围绕劳务协作平台搭建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沟通协作,扎实做好农业农村、教育、卫生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选派交流,汲取先进经验,相互取长补短,提供服务保障,促进人才交流协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今年8月底,江宁区援派21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洛南开展为期3个月至18个月交流学习,洛南县选派18名专业技术人员赴江宁开展为期两个月交流学习,进一步推动了人才交流协作工作常态化、科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