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近年来,洛南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以城关街道为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成功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洛南模式”,有效提升了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洛南县民政局联合第三方服务企业,对城关街道28个村(社区)的102名分散特困人员提供了为期8个月的专业化照料服务。通过精准摸底、统一标准、规范流程、智慧赋能等一系列举措,切实解决了山区特困人员照护难题。
在具体实施中,洛南县突出“精准”二字,制定统一摸底表格,组织镇村及企业人员入户采集信息,从自理能力、监护责任、服务需求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估,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建立“五统一”服务标准体系,明确8大类38项服务内容,按自理等级分类确定服务标准,并通过统一标识、规范着装、持证上岗、智能装备应用等,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人员管理专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创新实施“三阶九步”服务流程,从需求评估、服务实施到质量管控,全部实现闭环管理。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一键派单、实时跟踪、在线评价”,紧急医疗求助响应率达到100%。此外,还通过组建专业团队、与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联动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织密照护服务网,有效破解山区服务资源分散难题。
此次试点工作中,第三方专业护理人员的介入,彻底改变了以往因照护人年龄偏大、技能不足导致的服务质量不高问题。服务内容从简单助急清洁扩展到健康管理、心理慰藉、助餐服务等38个细项,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这一模式也获得了民政系统、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