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 丹)近日,在洛南县城关街道陶川社区,种粮户李大爷向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高兴地说:“蓄水池阀门换得快,管道灌溉顺了,今年庄稼收成挺好!”这一变化,得益于洛南县纪委监委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灌溉设施无法使用后,迅速督促县农业农村局更换阀门、疏通管道,及时修复灌溉系统。
针对高标准农田管护难题,洛南县创新构建“部门牵头、镇办联动、施工负责、群众参与”的四方管护体系,充分发挥各村(社区)“网格化+廉勤监督员”监督效能,实现每一寸良田都有人管、管到位,筑牢共建共管的长效格局。
高标准农田是稳粮增产的“压舱石”,直接关系群众“粮袋子”安全。今年以来,洛南县纪委监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问题纳入政治监督清单,紧盯招标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护利用等关键环节,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制定整治方案,细化16项整治重点,明确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管责任。同时,组建“室组地+职能部门+行业专家”联合检查组,通过入户走访、查阅资料、实地核查等方式,对2019年以来16个批次18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全流程“把脉问诊”。截至目前,已督促整改问题45个,处罚违规企业21家,收缴罚金31.88万元,推动共性问题系统治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拖欠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全面排查资金使用情况,强化监管力度,累计兑付拖欠工程款1600余万元,切实让种粮户和施工方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