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王 强 赵 军
“商南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一直困扰着商南茶产业的发展,请问当前我们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否有系统、长期的规划?”商南县人大代表、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刘宝柱问道。
7月25日,在秦岭深处茶海公园里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内,茶香袅袅,沁人心脾。30多名人大代表与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自然资源局、文旅局等10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及三大茶叶主产区(试马、富水、城关街道)的负责人围坐一堂,开展以“聚智茶产业·共话新发展”为主题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重点围绕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产业发展、重点意见建议办理等情况,让“专业代表”通过“专业活动”助推破解“专业问题”,通过专业代表联络站代表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沟通,深入分析探讨全面推进茶产业发展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提出意见建议。在3个多小时的热烈交流中,23个问题被现场“接单”,17项承诺当场“立账”,为商南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调研先行 为茶产业把脉定向
“我们这次‘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不是来摆成绩,而是来找短板。”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端强便为整场交流定下了务实基调。
茶产业,作为商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承载着经济发展的重任,更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紧密相连。回顾过往,商南茶园面积逐步扩大,茶叶品质稳步提升,茶旅融合也初现成效,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如影随形。茶叶品牌影响力不足,茶旅融合项目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游客体验有待优化,茶膳开发推广缺乏系统性……一系列瓶颈制约着商南茶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的发展。
为了精准找到产业发展的难点,本次活动前两个月,商南县人大围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主题,紧扣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产业发展瓶颈、重点意见建议办理三大方向,组织代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代表们走遍全县10个镇(街道)、23家茶企,发放问卷、夜谈茶农,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经过梳理,共收集到品牌弱、链条短、老茶园低产等56条诉求,最终合并形成9个“必答题”,直击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痛点。
活动现场,各部门纷纷“亮家底”、晒政策。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耀率先发言,介绍了全县茶产业基本情况,指出了品牌溢价低、老茶园占比超四成,急需“二次创业”的现状。县自然资源局用“一张图”解读耕地保护与产业扩张的平衡点,为产业发展画出“红线”。县文旅局拿出茶海公园改造计划,为茶旅融合描绘美好前景……政策解读为“问政”预热,让代表们“带着问题来,奔着答案去”。
现场解答 解锁茶产业新动能
“怎样调动茶农、茶企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项目资金怎么申报”“线上怎么销售”……
代表接连发问,部门负责人现场“接招”,一问一答间,发展堵点被逐一拆解。
刘保柱率先举手,“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推广、科研,有没有专项资金?怎么申报?”
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耀当场亮出“两张牌”:一是省农业农村厅茶产业专项资金,专用于加工厂改造、设备升级等转型项目,企业按指南申报,全程公开透明;二是苏陕协作、巩固衔接等统筹资金,重点投向集中连片茶园改造、品牌营销、茶旅融合上。刘保柱边听边记,笔尖在“申报流程”四个字下重重画线。
富水镇人大代表、商南县七碗茶公司经理王海龙抛出“流量焦虑”,“游客要新奇特,商南拿什么留住人?”等问题。
商南县文旅局局长杨波给出“三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产品——做强茶海公园研学游、秦岭茶乡度假游、试马北茶乡村游“三大拳头线路”;第二把钥匙是服务——打响“金丝茶宴”一桌餐品牌,推出茶主题酒店、民宿和野奢、露营地等一批住宿设施,丰富茶旅游商品,做优做强后备箱经济;第三把钥匙是文化——通过打造“一台戏、一部剧、一首歌”等方式,沉浸式体验南茶北移故事场景,塑造商南北茶特有的文化IP。“让游客白天采茶、晚上看戏、住在茶香里”。
话音未落,王海龙已竖起大拇指:“线路有了、产品有了、IP有了,今年客流破20万人次,我们有底气!”
“线上烧钱买流量,投产比却越来越低,商南茶到底该怎么出圈?”县人大代表、陕西果业集团商南有限公司党支部宣传委员、营销部长徐涛把问题抛向县电商中心主任黄钦锋。
黄钦锋直接亮出“规划图”:一是溯源直播,把茶园装进手机,展示茶叶从采摘到制作的全过程,增强消费者信任。二是沉浸式“云品茶”,扩大品牌曝光。三是把年轻人拉进茶圈,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制作“茶叶冷知识”“不同茶叶冲泡技巧”等内容,吸引年轻消费者。
……
一问一答间,23个问题被拆解成23张“施工图”,这不仅体现了政府部门对代表建议的高度重视,更展现了他们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针对代表提出的问题,各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100%覆盖,其中60%的问题当场明确了解决路径。
闭环督办 确保承诺落地有声
为了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会议现场即形成交办清单,将代表提出的问题一一罗列,明确了“一周内书面答复、不满意二次回应、仍存异议提交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的闭环处理机制,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县人大农建环工委主任赵军表示,将建立问题督办台账,定期跟踪问题解决进度,并通过代表联络站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监督落实”的全链条工作体系。同时,持续发挥监督职能,通过专项调研、代表视察、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本次活动提出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形成“群众提需求、代表传声音、部门抓落实”的良性互动格局。
“以前觉得局长遥不可及,今天他们笔记本上记得比我们还细!”县人大代表、茶农江守华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
从“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到“一片叶子兴一座城”,商南县用一场茶香里人大代表与局长的对话,把民意转化为动能,为秦岭深处的这片绿叶写下高质量发展的新注脚。在这场双向奔赴中,商南茶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