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7月11日,商南县图书馆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工作人员”,他们就是身穿“小小图书管理员”红马甲的孩子们。图书馆工作人员细致讲解了图书分类规则、架位整理方法及书籍爱护要点,并现场指导孩子们实践操作。参训的“小小图书管理员”专注投入,通过模拟练习初步掌握了图书管理的基础技能。一次特别的体验,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图书管理员的辛劳,更在心里种下了“爱书、护书”的种子。
今年以来,商南县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群众文化供给效能,创新打造文化品牌,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全面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
商南县依托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中心),集中采购电脑、扫描仪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2套,统一配送至10个镇(街道)、2个社区,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标准化建设,整合基层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培训教室等文化设施,统一悬挂分馆标识,配备基础文化设备(音响、文化器材、书架等),完成12个分馆21984册新增图书编目,统一采编、统一平台,实现总分馆通借通还,设置数字化服务终端,达到“六有”标准。举办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假日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大地欢歌”“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群众品牌文化活动,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43场,以群众点餐,文化搭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馆”常态化免费开放,图书馆读者流通量为8.7万人次;图书流通2.36万册次,新增读者证520张;文化馆线上线下参与群众总量超30万人次;博物馆入馆参观游客人数1.3万余人次。
商南县创新编排廉政小戏、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特色等歌曲舞蹈新品14个;“商南民歌大家唱”特色非遗文化活动纳入2025年“四季村晚”省级品牌活动,非遗进校园(花棍舞、丹江针绣)等活动受到省市好评,商南县文化馆荣获2024年度陕西省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申报试马花棍舞、丹江针绣等省级非遗项目5个,开展“非遗点亮未来,墨香浸润童心”等系列活动8场次,接待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团体2000余人次,开展商南花灯、商南泉茗茶手工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视频展播,线上观看5000余人次,充实非遗资源库非遗线索10条,商南绒绣非遗工坊成功入选陕西省第四批非遗工坊,商洛市非遗工作专题培训班在商南县成功举办;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更新博物馆临时展厅展陈内容,配合检察部门开展“寻访文物古迹、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专项行动,叶氏宗祠安装分布式高压灭火系统,完成项目咨询14件、项目用地文勘6件,正在进行文勘项目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