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行)进入汛期以来,山洪、滑坡等灾害风险持续攀升。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商南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强化监测预警预报,突出重点部位防控,抢前抓早、谋深做实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度汛。
商南县全面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链条,强化工作合力,推动防汛备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等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动员全县干部紧绷“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思想之弦,清醒认识防汛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制定《商南县2025年防汛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江河、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重点部位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指导镇村建立“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和基层网格员包人”防汛包保责任机制,确定包保责任人、转移地点、转移路线等,构建权责清晰、响应迅速、处置高效、保障有力的防汛工作体系。
商南县严格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原则,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紧盯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泥石流沟口以及水库、学校、旅游景区、在建工程、网红打卡露营地、临时工棚、铁路公路等重点部位,建立排查整改台账,进一步落实监测人和责任人,加快问题整改,及时消除隐患。针对沿山涉水防汛重难点区域,结合隐患排查和风险普查结果,按照高、中、低分级划定防汛风险区域,前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确保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商南县坚持把提升基层防汛应急响应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修订完善《商南县防汛应急预案》,纵深推进“1+N+X”防汛指挥体系建设。运用好防汛救灾“双2+5模式”和“人盯人防抢撤”工作机制,按照“三个坚决转移”和“五撤”要求,提前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同时,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供应,入汛前向各镇(街道)和相关单位发放救生抛投器、救援绳、铜锣等六大类防汛救灾物资7180余件,储备各类物资11915套。强化防汛抢险队伍和巡堤查险队伍建设,各镇(街道)组建应急抢险队伍175支4800余人,围绕危险区域群众撤离、山洪灾害避险、突发事件抢险救援等,常态化开展极端天气实战演练160余场次,确保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筑牢汛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