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商南赓续红色血脉促发展

2025-07-17 08:00:03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宋月楠)近年来,商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统推进革命遗址保护、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功能拓展三大工程,形成了“遗址保护+党性教育+文旅融合”的红色基因传承体系。
  夯实保护根基。通过专项保护行动,逐步复原涵盖土地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的24处革命旧址文物陈设与历史场景,其中前坡岭战斗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共豫陕鄂边区第二地委余家棚会议旧址、刘家花屋苏维埃旧址入选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创新传播载体。拍摄《刘家花屋革命纪录片》《红74师在商南》《血战前坡岭》等专题片,建设商南党史馆,运用AR互动、3D投影等科技手段,实现历史“可视化”;利用彩票公益金改造烈士陵园,增设电子沙盘、革命历史墙等互动展陈,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场景。红色资源充分发挥青少年德育、党员教育等作用,年接待研学团体超5万人次。
  深化融合发展。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脉络,将红色景点与金丝峡5A级景区,以及清油河后湾村、试马红庙村等乡村旅游点串联,形成“红色教育+绿色文旅”经典寻踪线路。在红74师旧址周边发展高山蔬菜采摘基地形成“精神传承—生态增值—产业富民”全域闭环。在秦岭泉茗产业园嵌入张淑珍事迹党课,形成“红色精神+当代标杆”的双轨浸润模式。
  健全长效机制。组建“县—镇—村”三级保护网格,配备专职文保员,进行“一址一档”精细化管理,并逐步完善旧址基础设置。将红色教育纳入青少年红色启蒙教育和党员干部培训必修课,通过追忆本土英雄故事,深化文化认同,实现红色种子“从娃娃扎根”,激励干部在“四大名城”建设中攻坚克难,使红色资源从静态旧址转化为动态育人载体,将红色基因深度植入地方发展脉络,焕发新时代光芒。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