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十里坪人吃上了“旅游饭”

2025-10-13 10:03:46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张英

  “以前种地看天吃饭,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开了民宿,旺季一个月就能挣过去一年的钱!”近日,家住商南县十里坪镇核桃坪村的段宝林,笑得合不拢嘴,他一边麻利地给客人收拾房间,一边说。

  像段宝林这样,靠着乡村旅游增收致富的,在十里坪镇还有经营餐厅的孙强、经营茶馆的叶克有、从事卫生服务的韩东梅、售卖山货的胡朝贵……这些鲜活的案例,正是十里坪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这个总人口1.8万多人的小镇,曾经是典型的“劳务输出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超过5000人,剩下的村民大多“靠天吃饭”,收入微薄且不稳定,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空心化”现象严重。但如今,随着乡村旅游这把“金钥匙”的转动,十里坪镇正从“穷山沟”变身“打卡地”,让乡亲们端稳了“旅游饭碗”。

  十里坪镇的旅游“底牌”究竟有多强?这里毗邻国家5A级景区金丝峡,坐拥中共中央中原局白鲁础会议旧址、梁家坟鄂豫陕南特委、红七十四师师部成立旧址等珍贵红色资源,还有花子潭、龙潭沟、黑龙洞等原生态山水资源,森林覆盖率92%以上,这里分明是一块“沉睡的宝地”。

  但过去,这些资源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村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守着几亩薄田,村里冷冷清清。”核桃坪村党支部书记张瑞回忆道,转机出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十里坪镇党委、政府意识到,必须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红色基因”转化成发展动能。

  一场围绕全域旅游的谋篇布局就此展开,镇上组建专班,走遍129个村民小组,召开20多场村民座谈会,收集意见300多条,最终编制了《十里坪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这张“规划图”里,既有红色主线,以碾子坪红七十四师师部旧址、梁家坟鄂豫陕特委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白鲁础会议旧址为核心,打造“红色研学”品牌;又有绿色脉络,串联滔河生态环游廊道、三河龙潭渔业观光体验区、花子潭生态探险游景区、龙潭沟乡村旅游综合区,形成山水联动的休闲网络。

  规划落地,关键在人。镇上采取“支部引领+能人带动+群众参与”模式,让村民从“看客”变“主角”。杨家庄组的蜕变就是典型。村民朱宏权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民宿,主打“山景房+农家饭”,去年旺季一个月收入超2万元。“看到我赚钱了,村里20多户都跟着改造民宿,还有人开起了农家乐、卖山货。”朱宏权说。

  为了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镇上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硬化通村路160公里,实现“景景通”“村村通”;改造旅游厕所6座,开展“最美庭院”评选,让村庄既保留田园气息又干净整洁。在此基础上,镇上还持续完善交通网络,进一步激活区域发展潜力。

  9月23日,十里坪社区大石峡一片繁忙,赵川至白鲁础红色旅游公路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这条全长40.321公里的公路,将串联中棚村、李家湾村、十里坪社区、大竹园村、白鲁础村5个村落,它不仅是一条改善民生的交通要道,更是激活红色资源、带动全域旅游的“大动脉”。

  国庆假期,十里坪镇推出了“红色研学+生态采摘”“山水探险+民俗体验”等组合套餐。镇上还计划引入社会资本,开发高端民宿、康养基地。更令人期待的是,十里坪镇正依托“冷泉”特色资源,打造渔旅、渔菜发展新链条,在十里坪社区龙潭沟,12户民房被改造成农家乐、民宿,让游客既能观赏休闲,又能品尝三文鱼、鲟鱼等特色美食。

  从“靠天吃饭”到“靠景致富”,从“空心村”到“人气旺”,十里坪镇正用实践证明:只要找准路子、鼓足干劲,绿水青山间也能蹚出乡村振兴的“黄金大道”。正如村民们所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呢?”这,就是十里坪镇乡村旅游发展最美的答卷。

  • 相关阅读
  • 山水生态遇见工业遗产 2025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启幕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徐婧)2025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11日晚在首钢园启幕。本届文化节以“山河永定·家国长安”为主题,包括一场开幕式、四项重点活动和多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主题活动,全景展现西山永定河文化...

    时间:10-12
  • 商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行)9月30日,笔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商南县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商南县立足秦岭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战略定位,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

    时间:10-10
  • 安徽:山水入画 文脉流淌

       【锦绣中华庆双节】   本报池州10月2日电(记者丁一鸣、常河 通讯员江雪飞)9月30日,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牯牛降景区里,特为今年双节假期打造的大型“行浸式”实景舞剧《天降仙缘》迎来首演。山林就是舞台,舞者吴春悦...

    时间:10-03
  • 探访武昌湾1956公园:工业旧址变“城市客厅”

      中新网武汉10月2日电 题:探访武昌湾1956公园:工业旧址变“城市客厅”  作者 卢琪  随着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环境整治工程完工,武昌湾1956公园10月1日正式开放,标志着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最后一公里”贯通。 ...

    时间:10-02
  • 澳大利亚旅行商赴广西“踩线” 在山水之间寻觅旅游合作新机

      中新网南宁9月23日电(陈永霜)9月23日,由澳大利亚经营赴华旅游业务头部旅行商组成的“2025年澳大利亚旅行商踩线团”(下称“踩线团”)一行,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总结座谈会,交流此行考察广西的收获和感想...

    时间:09-23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在京成立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18日在京成立。专项基金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供图  设立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

    时间:09-19
  •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馆举行“勿忘九一八”主题活动

      中新网太原9月18日电 (胡健 王帅 赵慧建)18日上午,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与全国多家抗战类纪念馆同步举行“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主题活动,社会各界代表、学生团体等百余人参加。9月18日,山西国民师范旧址...

    时间:09-18
  • 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三疃村村口广场上,曲周县医院义诊专家方保锋正为65岁的村民张会臣测量血压。“血压比上次稍微高一点,要再调整一下药物。”方保锋说。半年前,张会臣的高压还徘徊在170毫米汞柱上下,经过诊疗和药...

    时间:09-18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打造“共富工坊” 村民家门口端稳“就业碗”

      中新网长治9月9日电 (杨佩佩 崔晶 史荣荣)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裁剪刀沿着标线精准游走,挂烫机喷出的白雾裹着布料清香。入秋以来,位于山西长治襄垣县下良镇的久久红服装加工厂里,30余名工人正在给县里的环卫工...

    时间:09-09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打造“共富工坊” 村民家门口端稳“就业碗”

      中新网长治9月9日电 (杨佩佩 崔晶 史荣荣)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裁剪刀沿着标线精准游走,挂烫机喷出的白雾裹着布料清香。入秋以来,位于山西长治襄垣县下良镇的久久红服装加工厂里,30余名工人正在给县里的环卫工...

    时间:09-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