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周弟
春赏油菜花,夏榨菜籽油。眼下,山阳县南宽坪镇的油菜陆续迎来丰收,昔日金黄的油菜花早已变成颗颗饱满的油菜籽。
走进宽坪街社区集体经济油料加工厂,满屋子的油香味扑面而来,顺着机器轰鸣声一直往里走,工作人员娴熟地将颗粒饱满的油菜籽送进吸料机,经过吸料、烘焙、压榨、浸油等工序,变成菜籽油流入到成品罐里,目之所及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宽坪街社区“源味油坊”建设规模330平方米,引进现代化先进机器设备,有菜籽油、芝麻油、核桃油、花生油等多条生产线,从去年初开始加工生产,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油坊使用当地优质油料作物作为原材料,采用老式低温冷压榨工艺不改变油脂特性,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既保留了食用油的原汁原味,又使食用油的营养成分不受破坏,产品色香浓郁厚重,深受消费者欢迎。压榨后的油粕也能卖上好价格,既可以做饲料也可以做有机肥料,利用价值非常大。
“别看我们油坊不大,但设备先进,出油率高、油的品质好,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食用和过节送礼的首选。随着当地油菜迎来收获季,油坊每天可以加工油菜籽1200多公斤、生产菜籽油500多公斤。”宽坪街社区副主任郭庆高说。
“我们在抓好食用油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也在着力打造‘源味油坊’直播队伍,通过直播助农拓宽产品销路,擦亮自家食用油品牌。”宽坪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施定宝笑着说。
油坊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村民提供了便利,“源味油坊”自建成以来,一直为群众提供免费榨油服务,并且村集体每年按高于市场价一定比例优先收购社区及周边村农户的油料作物,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小油坊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近年来,南宽坪镇持续聚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方式,以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建强联农带农机制,持续调动群众积极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建设、管理、运营、发展好村集体经济,把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实体强村、产业富民”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