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茶香漫山富路宽

2025-06-17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刘佳乐

  芒种时节,山阳县南宽坪镇甘沟村,茶山叠翠,绿浪翻涌。站在黄花岭上远眺,层层茶园自山腰盘旋而上,微风拂过,漫山遍野的茶树轻轻摇曳,整座茶山都荡漾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我们的茶叶品质好、口感佳,特别受欢迎,每年新茶上市,老顾客都抢着订购,还有不少新客慕名而来。”6月7日,甘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业宏站在茶垄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甘沟村坐落在黄花岭山脚下,共有8个村民小组,281户1011口人。依托黄花岭海拔较高、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大、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等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甘沟村全力推动茶产业现代化发展,人均纯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3000元跃升至去年的7600多元。

  过去由于种植分散、技术落后,甘沟村的茶产业效益一直不高。村干部阮班霞看着如今连片的茶园,回忆道:“以前农户种茶规模小,卖鲜叶价格低,辛苦一年赚不了多少钱。”

  为突破产业瓶颈,2018年,甘沟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全村1.2万亩茶园资源,并投入35万元,流转480亩茶园集中重点经营,探索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村民李新江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之一,“我以前种油桐、养羊,一年到头都挣不下1000块钱,有时候还赔钱。”李新江回忆起那段日子,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近几年,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我种起了茶叶,一年能赚4万多块钱呢!”望着自家茶园里一片片葱郁的茶树,李新江满心欢喜。目前,甘沟村有256户茶农,其中种植50亩以上茶园的农户已超过100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茶产业要增效,还离不开加工这个关键环节。过去,甘沟村没有加工厂,茶农只能售卖鲜叶,这大大降低了茶叶的附加值。茶农想要加工茶叶,只能去其他村的加工厂。李业宏算了一笔账:“外面的加工厂每斤要120元的加工费,运送过去成本还高,利润大头都被别人赚走了。”

  2021年,村党支部通过实地考察,决定整合闲置民房240多平方米,建成甘沟村首个茶叶加工厂,配套购置3台现代化制茶设备,并高薪聘请本村的制茶能手朱成满担任加工师傅,严格把控工艺流程,提升茶叶品质。“我是这村里的人,有15年的制茶经验,还在外地专门学习制茶技艺,现在能给乡亲们教手艺,帮助他们增收,我很高兴。”朱成满笑着说。

  甘沟村茶叶加工厂建成后,凭借着优惠的价格,不仅为本村茶农提供服务,还承接了周边李家湾、张家湾等村的茶叶代加工业务,能为村集体年均创收2至3万元。现在,甘沟村已经形成了鲜叶收购、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完整链条,提供采茶、制茶等岗位,带动80户200人在家门口就业。2024年,甘沟村茶叶加工厂生产绿茶、红茶1250公斤,销售额13.28万元。

  “以前采购商来收茶叶,价格一天一个样,经常压低收购价格。现在村上统一按照市场价格上门收购,方便多了,挣得也多了。”甘沟村80多岁的老党员冯厚森说。冯厚森自己种植30亩茶园,往年总为销路发愁。如今,每到茶叶采收季节,村党支部都会主动上门收购他的茶叶。

  “下一步我们不仅要扩建厂房、完善设施,扩大代加工规模,帮助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还要将我们村的茶品牌‘丰阳沁香’打出去、打得响。”站在茶叶加工厂前,李业宏信心满满。

  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甘沟村的茶产业之路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这片绿意盎然的茶山上徐徐展开。

  • 相关阅读
  • 商洛茶叶亮相杭州

    本报讯5月21日至25日,“陕茶优品”(杭州)产销对接活动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来自陕西的15家茶产业链重点企业与60家长三角地区采购商齐聚一堂,共品茶香、共商合作、共谋发展。本次活动以“陕茶飘香,茗动钱塘”为主题,集中展示茶产业链发展成就,促进茶叶产品产销精准对接,吸引长三角地区客商投资合作。...

    时间:05-29
  • 从苗栗到泰宁:一位台湾制茶师的山水之约

      中新社福建三明5月23日电 题:从苗栗到泰宁:一位台湾制茶师的山水之约  作者 雷朝良  23日,在福建省泰宁县梅口乡的生态茶园里,一位身着素雅茶服的高挑女子正专注地指导工人挑拣茶梗,为茶叶“精焙”做最后准备,氤氲...

    时间:05-23
  • 我国科学家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本报合肥5月11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团队解开了茶叶鲜味流失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张照亮教授...

    时间:05-12
  • 我国科学家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本报合肥5月11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团队解开了茶叶鲜味流失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张照亮教授...

    时间:05-12
  • 我国科学家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本报合肥5月11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团队解开了茶叶鲜味流失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张照亮教授...

    时间:05-12
  • 我国科学家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本报合肥5月11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团队解开了茶叶鲜味流失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张照亮教授...

    时间:05-12
  • 我国科学家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本报合肥5月11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团队解开了茶叶鲜味流失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张照亮教授...

    时间:05-12
  • 我国科学家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本报合肥5月11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团队解开了茶叶鲜味流失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张照亮教授...

    时间:05-12
  • 我国科学家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本报合肥5月11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团队解开了茶叶鲜味流失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张照亮教授...

    时间:05-12
  • 我国科学家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本报合肥5月11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团队解开了茶叶鲜味流失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张照亮教授...

    时间:05-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