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山阳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质效双升”

2025-11-25 08:00:11

来源:商洛日报

  “十四五”期间,山阳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形成电源制造、显示触控和碳纤维发热材料等三大产品链,产值同比增长15%,并推动企业向研发创新延伸。
  在山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图景随处可见。今年刚投产的玮帝电业生产车间内,十几条全自动电缆生产线高速运转,8000万元投资的两期项目正发挥着关键配套作用。作为5G电源适配器产品链的重要环节,该企业不仅有效降低了链主企业生产成本,更让“山阳制造”的产业链完整度显著提升。
  在同一个园区的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快生产进度,开足马力赶制高性能碳纤维发热电暖器。“我们引进的生产线智能化程度高、产能大且品质稳定,目前在商洛地区是独一份。”公司负责人胡炜的话语中透着底气,这一优势正是山阳产业链精准补链的生动成果。
  近年来,山阳县锚定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以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引进碳纤维汽车及飞行器零部件制造等5个强链项目,日产6万件变压器和线束延链项目建成投产。“目前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县域工业增长的主引擎。”山阳高新区科技创新科科长赵贻方介绍,园区以“产城融合”理念优化布局,今年落地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较去年提高20%,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智能制造是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链主企业,陕西迈思普电器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数字能源、智能生产、产品研发三大领域持续突破。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实现产值1.9亿元,销售收入1.86亿元,税收230万元。“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构建了‘研发本土化、技术前沿化’的创新体系,累计获得了49项发明专利,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地。掌握了电源制造核心技术,才能赢得全球市场的认可。”公司总经理王建军道出了企业突围的关键。
  “十四五”以来,山阳县大力推进园区提标扩容攻坚战,高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新建标准化厂房2.1万平方米,成功引进4家新企业入驻。电子信息产业园职工宿舍楼与科研中心正式投用,显著提升了园区配套功能与亩均效益。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并推动链主企业从“加工制造”向“研发创新”转型。通过建圈强链,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已集聚16家企业,山阳钒产业园获批复,全钒液流电池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7个技改扩能项目建成投产,奥科粉体复产并实现预期效益,钒、金、重晶石等传统产业实现扩量提质,在建设高能级电子信息科创孵化器方面已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展望“十五五”,山阳高新区已绘就新蓝图。“我们将按照‘产城融合、创新开放、补链强链、集群发展、绿色低碳’的思路,着力做大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首位产业,全力提升丰富新材料、大健康主导产业集群度和创新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区、生态绿色与循环经济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和开放协同发展先行区。”山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蔡涛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