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五龙山 荒山变美景 致富在家门

2023-05-11

来源:商洛日报

  五龙山林业科技示范园一角

  五龙山上好风光

  本报记者 肖 云

  昔日荒山变青山

  从商州区杨峪河镇任家村五龙山下蜿蜒而上,漫山遍野的绿意扑面而来,一片片树叶像绿色的小手在微风中摇摆。“这片是核桃林,那片是杏树林,前面还有榆叶梅、樱花、紫薇、丁香……”任家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建行饶有兴味地介绍道。

  据说,这片山峦中有个高出的山头,分了五条小的山脉,看上去就像五条龙相拱,因而得名五龙山。

  到达山顶后,沿着花木掩映的观景长廊上到观景台极目远望,向东可远眺南秦川全景,向西可欣赏五龙山风光,向南可俯瞰南秦水库,向北可遥望西十高铁商洛西站,田园美景与现代化的城镇建设新貌尽收眼底。

  然而,在村民张兵厚的记忆里,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地,甚至没有一条上山的路,丛生的杂草挡住了乡亲们致富的脚步。

  “现在的任家村是由原任家村、龙家村、联合村3个自然村合并而来。”王建行介绍,原任家村在五龙山脚下,联合村在半山上,下山的路是一条约3公里的羊肠小道,立地条件最差,“从镇上买的化肥要靠人力往回背,自行车都骑不上去,只能架在肩上扛回去。”

  1994年,联合村发动全村老少108户418人,每户捐资100元,夜以继日开山凿石,一个冬天修了一条通往原任家村的砂石路。1998年,市上率先引进良种核桃,大力推广核桃种植,五龙山附近的几个村积极响应,在荒坡上种下一棵棵笔直挺拔的核桃树苗。几年时间,五龙山绿树成荫,生机勃发,昔日荒山变青山。

  产业转型蹚新路

  2002年,原任家村、龙家村、联合村三村合并为任家村,打破了村与村的限制,更多的资源被有效整合,核桃产业发展迅猛。

  “那些年核桃价好,一斤青皮核桃卖到了3块钱。”王建行说,为了延长核桃产业的黄金期,村上作了很多尝试:成立良种核桃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良树种,加强核桃科管;组建30多人的技术服务队,外出接活挣取劳务费;开办核桃加工厂,生产枣夹核桃、椒盐核桃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016年前后,由于核桃品种低产老化以及核桃价格持续走低,村民种核桃的积极性遭受打击,纷纷外出打工另谋出路。大片核桃地荒芜,五龙山的发展面临新的危机。

  在这关键时期,杨峪河镇党委、政府及任家村“两委”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当地交通、区位、生态等资源优势,决定依托科技和项目,在大的城镇规划框架的基础上,实现两大转型——产业转型和业态转型。

  经与村民协商,任家村引进商洛市林业科工贸公司,流转1200亩林地,按照“政府引导 村企联营”的发展思路,采取集约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其中,村集体投入资金30万元,每年保本分红3万元。村上紧扣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一方面推广10项科管技术,每年对1600亩良种核桃进行高标准科管;另一方面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嫁接了150亩红仁核桃、130棵文玩核桃,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产品的市场价值。

  而今,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给任家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王建行说,西十高铁线路经过原任家村,原龙家村位于高铁康养新城的规划区,原联合村计划建成康养民宿区。而处于核心地带的五龙山,将打造成集核桃产业综合开发、林果花卉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

  “我们累计争取省级部门专项发展资金5000万元,产业联动带动项目总投资1.2亿元,通过项目带动逐步实现五龙山业态转型,完成从单一核桃种植到农旅深度融合的华丽转身。”杨峪河镇镇长张荣说。

  项目带动富百姓

  近年来,杨峪河镇围绕五龙山林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大力实施十大项目,即建设花卉观赏区,种植芍药、玫瑰、牡丹、杜鹃等花卉200亩;在区乡村振兴局和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投入70万元连续两年在核桃树下套种四季豆、红小豆等林下杂豆400亩,套种油用牡丹等中药材800亩;建设高标准水果采摘园区,今年栽种樱桃、苹果、梨、桃、无花果等各类水杂果3000株;与秦韵教育学校合作,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成100亩香椿园;在山腰处修建生态观光鱼塘,实现南秦水库和园区用水循环;建成红豆杉育苗基地80亩;栽植白皮松、小叶黄杨等绿化苗木2万多棵,种植樱花、紫荆花、紫薇花、榆叶梅等观花苗木10万多株,极大地丰富了园区植被种类,增强了观赏性;利用农房建设精品民宿,构建“产业+旅游+庭院”模式;进一步优化园区基础设施,修建园内道路4.5公里,通水管网1500米,观光台2

  个,观景亭2个。

  “通过实施10个项目,将有效盘活任家村的土地、林地、农房等资源和闲置资产,真正实现四季有花、三季有果,基本实现农村变景区、产业变景点、民房变民宿的业态转型。”站在观景台上,眺望远处的

  山峦,张荣满怀期盼地说。

  与此同时,示范园通过土地流转、

  园区务工、入股分红、农副产品销售等方式,使任家村群众实现“一地挣五金”的增收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流转土地收‘租金’。园区建设流转村民土地1600亩,累计400人受益,人均年增收1200元;务工就业挣‘薪金’。在园区长期务工的群众有百余人,年人均务工工资3800元;自愿入股分‘红金’。2022年以来,村民累计领取分红80万元;自主创业赚‘资金’。未来,利用示范园、西十高铁建设带来的人流量,村民可自主销售农副产品、经营餐饮住宿;以奖代补得‘现金’。村民自主发展林下种植,每亩地补现金100元。”王建行解释道。

  最近,70岁的张兵厚时常转到山上看建设进度,他感慨地说:“以前山上都是杂草,现在种满了树,能看风景,还多了挣钱的门路。”西十高铁距离张兵厚家只有3公里,他们计划在高铁修通后办一个农家乐,到时候一家七口和和美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幸福生活。

  • 相关阅读
  • 商州打造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局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春报)商州区税务局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坚持“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征纳更和谐”的理念,按照“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区局、矛盾就地化解”的原则,围绕“法润商山...

    时间:05-22
  • 红红的樱桃,红红的日子

      本报见习记者 刘桃李 通讯员 董旦旦  村民采摘樱桃  樱桃销售市场一角  “这箱樱桃发往上海,路上要几天时间,摘一些耐放的。”5月14日,适逢周末,在商州区沙河子镇任家后村,村民任效买早早就...

    时间:05-19
  • 商州一男子妨害公务被刑拘

      本报讯 (通讯员 周亚军)近日,商州一男子酒后暴力伤害正在出警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涉嫌妨害公务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5月3日23时许,商州公安分局城关派出所值班民警在商州区万达广场附近处警时,嫌疑人刘某某...

    时间:05-12
  • 清明河畔三月三

      郭明霞  清明河两岸风光  清明山  清明河位于秦岭南坡商州北部,沿着清明山的西山脚蜿蜒而南。  清明山被视为商州著名的道教胜地,在大荆镇街道北边约一公里处,海拔近千米,系东秦岭支脉西峪山的末端峰...

    时间:05-11
  • 空 山 秘 境

      本报记者 杨 鑫  山路崎岖  呈金字塔状的空山上下布满庙宇  空山脚下的村庄——柯池  村民种植的板蓝根开出金色的花朵  出商州城区,沿242国道行驶大约5公里,再沿板桥镇前往五一村的村道盘...

    时间:05-11
  • 上河村 产业发展有了“核”动力

      本报见习记者 王天彤  改良后的红仁核桃为上河村产业发展再“增色”  村民为核桃树涂红以防病虫害侵袭  时下,走进商州区陈塬街道上河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上挂满了绿油油的小果,绿树掩映下的村...

    时间:05-11
  • 商州开展送证上门服务

      本报讯 (通讯员 毛 双)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商州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开展送证上门服务,将规定60个工作日办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时间:05-11
  • 商州人潮涌消费热

      本报见习记者 刘桃李  “来12份面皮带走,干装。”“一份稠糊汤在这儿吃,一会儿再打包几份带走。”“五一”期间,商州的各个小吃摊上,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坐着开吃,有人...

    时间:05-09
  • 踔厉奋发促振兴 勇毅笃行谱新篇

      ——商州区三岔河镇纵深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  三岔河镇三岔河社区一角  群众在新建火龙果基地搭架  技术员在大棚开展樱桃科管  葫芦工艺品展示  本报记者 贾书章 见习记者 刘桃李  ...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