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提质扩容

2025-05-27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关于我市提振消费的思考

  本报通讯员 苏洋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措施,通过各类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有效推动社会消费稳步提升,但受需求疲软、市场预期偏弱、消费能力不足等影响,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潜能还面临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近期,我们对全市近几年的消费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梳理面临问题,深入研判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培育壮大限上商贸企业。制定印发《商洛市商贸流通业纳限入统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纳限入统年度倍增计划,在全市实施“一紧盯、三排查”行动,并结合经济普查资料甄选拟纳入单位名单,对符合入库单位逐一核实,做好入库登记指导工作,实现了限上单位总数翻番,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促消费先进工作“三强”市,为全市稳增长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我市成立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2024年全市参与商户602家,产生补贴订单约3.9万单,核销补贴金额近5000万元,拉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2.9亿元,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0.2%,其中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2.4%。

  持续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立足康养之都建设,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年货购物节、U19沙排集市、秦岭山珍美食大赛、丹凤红酒节等大型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消博会、进博会、丝博会等全国性展会,推动丹凤葡萄酒厂“凤凰图形”商标获评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开展首批商洛老字号评选工作,并产生7个商洛老字号,助力企业对接订单,扩宽产品销路,近三年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5亿元。

  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推动山阳、丹凤、洛南、柞水等县列入中央和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项目支持,全面推动县域商业设施、市场主体、功能业态、商品服务、消费环境提升,促进全市县、镇、村三级商业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6.05%、98.34%。推动商州区成功创建省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便民服务设施布局,补齐中心城区设施短板,丰富消费载体。出台《商洛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

  促进网络消费提质扩容。建立市级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中心,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可持续化运营,提升改造4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成立商洛直播产业研究院,形成从品牌培育到网销实战的全要素培训体系,近三年孵化电商企业206个,电商人才培训参训人数达5万人次以上,培养了一批如山阳熊哥、柞水光头老詹、洛南罗婵等优秀电商从业者,持续组织“电商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网红巡回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宁商协作电商直播大赛”“看比赛、品美食、购商洛”电商直播促销系列线上促销活动,宣传推介优质农特产品和文化旅游景区,扩大产品销售,近年来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

  多个因素制约消费增长

  居民收入偏低制约消费能力提升。近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是绝对额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呈现拉大之势。202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3242元,较上年增长4.8%,低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绝对额在全省各市区排名倒数第一,仅相当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1.3%、全省的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2元,增长7.1%,相当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64.2%、全省的81.6%,绝对额也在全省各市区排名倒数第一。2024年,我市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增长4.7%,低于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到今年2月底,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6%,低收入、高储蓄,居民可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足。

  人口规模下降影响消费空间拓展。2024年末,我市常住人口为201.35万人,较2020年末减少3.65万人,年均减少1.22万人,估算每年直接减少消费2.3亿元。加之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而且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劳力居多,大约有10亿元的消费实现在外地。

  优质供给不足导致部分消费外流。我市地处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受西安市场辐射和高端市场的挤压较大,商业服务设施升级缓慢,尤其是汽车等高端消费场景发育不充分,优质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导致本地部分消费者在西安购买汽车、建材、电子产品等高端商品,致使购买力外流、消费转移。同时,我市商贸服务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全市857户限上单位中,年销售额(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的仅有90余户,其余90%以上为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体量小;本地市场产品供应层次较低,同质产品较多,产品的丰富性、多样性、价格方面不具有优势;居民对日用品、服装百货、化妆品等商品更倾向于线上购物,大量消费流失,网购销售分流现象日益凸显。

  行业发展不平衡,新兴业态孕育不足。2024年,全市批零住餐四大行业商品销售额(营业额)增速中,零售业增速最高,达到10.2%;批发业增速最低,仅为2.3%;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7.4%和8.7%,呈分化状态。从商品大类看,重点行业增长承压,部分商贸企业经营困难。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受新能源车的普及、道路维修管制等影响,销售增长面临压力,今年1—2月中石油商洛销售公司销售同比下降2.21%。

  受消费结构变化、以旧换新政策提前释放部分需求和周边城市虹吸效应等影响,今年1—2月商洛锦鑫融、商洛渝长、商洛捷昌盛等3户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分别下降33.72%、10.55%和6.73%。与此同时,我市电子商务等新型消费业态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缺乏骨干电商企业和大型购物网站,且纳入限上统计较少,对消费增长贡献不够明显。2024年,全市限上网络零售额完成3.24亿元,较上年增长52.3%,占限额以上社零的3.1%,远远低于全国26.8%和全省17.9%的占比。

  区域发展不协调,城镇带动能力有待提升。从县区看,县区之间消费增速发展不够均衡。2024年限额以上增速中,丹凤、山阳、镇安、柞水均在10%以上,而商州、洛南体量较大的两个县区增速分别为1.3%和2.9%。今年1—3月,增速最高的柞水县与增速最低的商州区相差10.9个百分点,县区之间增速差异明显。从地域看,今年1—3月全市城区限上零售额增速低于乡镇5.5个百分点,其中城区仅增长6.8%,在全市占比为29.5%,同比降低1.7个百分点,辐射带动能力有所减弱。

  凝聚合力提振消费

  聚焦消费能力提升,协同推进全民增收。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是收入和预期的函数。有稳定的预期收入,老百姓才有消费的底气和动力。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从协同推进增收、减负和保障的角度谋划系列措施,包括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养老金标准、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以及强化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和重点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等,夯实消费增长基础。市委、市政府就“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从深入实施稳岗扩岗行动、抓好重点群体促就业、推进就业供需精准匹配、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提出6条具体措施,确保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7%。全市要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健全跨部门协作的全民增收的工作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持续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切实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聚焦激活大宗消费,加力消费品以旧换新。强化政策宣传,制定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方案,深入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强化政策解读;举办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公布以旧换新咨询电话,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及时发布以旧换新信息,大力营造消费品以旧换新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扎实成效。加快审核进度,动态优化补贴审核流程,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快补贴资料审核,加强跨部门数据联通共享,实施多部门联审联批,减少非必要审核层级和环节,加快审核频次,提高审核速度,及时公示审核结果,切实提升消费体验感。及时兑付补贴,加大与财政部门、第三方银企对接力度,研究兑付方案,畅通补贴资金兑付渠道,缩短兑付周期。加强成果统计,建立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统计监测制度,密切监测运营企业以旧换新数据变化情况,推动工作成果转化,力争将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金额纳入限上统计,支撑限上指标稳定增长。

  聚焦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扩大优质商品服务供给。要不断探索增加优质消费品供给:扩大市场优质商品供给,探索发展首发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高端消费品商业品牌,争取境外、省外品牌企业在商举办高端商品全球、全国首发式活动或开设首店;鼓励和支持商洛消费品企业在省外举办商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展示创新成果。推动名优消费品出市,支持我市名优产品企业在省外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设线上订货线下配送实体展示店(专柜);推广康养产品品牌,推动康养产品外拓市场。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加大“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培育力度,在城区、景区周边、网红打卡地等打造餐饮名店集聚区。开展餐饮消费季活动,办好秦岭山珍美食大赛、秦岭山珍药膳美食大赛等活动,组织参加丝博会美食展,优化提升商洛美食地图,加大美食品牌推广。大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发展数字消费,壮大网络消费,积极开展“4+N”系列网络消费促进活动,加快无人零售店、自提柜等新业态布局,支持发展直播电商、短视频营销、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巩固提升市级电商服务平台线上运营、线下展示功能,启动平台大数据中心、公共仓建设,改造提升县域电商直播中心5个;组织开展“4+N”系列网络消费促进活动,办好特色农产品助农轮播等活动,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银发经济。探索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挖掘基础性消费潜力。

  聚焦打造消费场景,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大力发展赛事经济,继续坚持以赛营城、以赛兴业、以赛惠民,积极争取并办好2025年至2028年连续四年的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统筹办好全国羽毛球大区赛等高品质赛事。创新举办“班VA”“村VA”和气排球超级联赛。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创新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培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赛事旅游等新业态,助推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流量。壮大康养旅游消费,实施旅游住宿提档升级行动,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打造商旅名街。引导博物馆、文化馆、游乐园等单位延长开放时间,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拓展服务项目,扩大接待规模。做大做实康养旅游营销,聚焦西安、武汉、重庆、南阳等客源市场,开展民宿营销周活动,实施民宿康养与文化旅游同步营销;举办秦岭生态文化体育旅游节及四季主题营销等系列活动,推动康养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新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按照“政策+活动”双驱动、“线上+线下”双补充、“政府+企业+银行+平台”齐发力的总体思路,将扩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借助季节时令、节日假期、体育赛事等活动载体,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打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优惠”的消费氛围。

  聚焦提升消费载体,健全城乡商业体系。开展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制定中心城区商业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依托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加力推动商圈设施更新和业态提升。建成或改造15个以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补齐超市、便利店、菜市场、生鲜店、早餐店、药店、洗衣店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发展咖啡馆、健身房、书店、美容美发店、宠物店等品质提升类业态,增强社区商业活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推动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快县域商业行动县项目建设,推动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镇级商贸中心、村级新型便民商店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支持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健全县域商贸流通网络。按照一条商业街、一个商贸中心、一个便民农贸市场、一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四个一”要求,打造商贸强镇,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乡镇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推动商贸流通创新提升,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积极申报国家商贸试点城市,支持县区争创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农村电商领跑县,争取县域直播电商中心等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聚焦纳限入统,培育商贸流通主体。按照“查漏纳新一批、挖潜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思路,坚持引育结合,积极培育发展各类商贸流通企业。按照“限上企业抓增量、达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纳统”的原则,着力推动商贸流通业纳限入统工作。

  同时,要不断提升消费环境,全力保障消费安全,持续提供消费便利化服务,健全消费政策落实保障机制,竭力打造良好消费环境。

  • 相关阅读
  • 年产值破亿元背后的转型密码

      ——商州区尾矿库变身“绿色金矿”  岭南佳泰公司ALC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巩琳璐  5 月 23日,在商州区三一绿色建材示范产业园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只见机械臂灵活抓取尾矿原料,智能生...

    时间:05-27
  • “商州智造”亮相丝博会

      本报讯 (通讯员 董旦旦)在5月21日开幕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无人机、冷水鱼、蜂产品等代表“商州智造”的多种产品惊艳亮相丝博会,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本届丝博...

    时间:05-27
  • 商州借势擘画产区融合新蓝图

      本报讯 (通讯员 郭乾琪)近日,商州区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截至4月底,全区招商引资项目使用资金总额9.85亿元,同比增长72.03%。其中,省际使用资金6.26亿元,同比增长40.33%,占比超六成。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商州区以创新思维破题招...

    时间:05-27
  • 商州一村一社区获全国文明集体称号

      本报讯 (通讯员 郭乾琪)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商州区腰市镇江山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刘湾街道丹南社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腰市镇江山村以“道德银行”建设为抓手,创新推行积分制...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