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从青春到白头 一位老牙医的长情守候

2025-09-08 09:19:23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宋乔飞 通讯员 李建民

  “来,张嘴,啊——”

  这句话,刘月兆医生说了无数遍。

  9月2日清晨八点半,在商州区通江路的一家口腔诊所里,76岁的他再次对一名患者说出这句话。晨光中,他俯身调试牙科椅的灯光,动作娴熟一如往昔。检查器械时,白大褂袖口卷起,露出的手腕虽布满皱纹,却依然稳健有力。

  1969年,20岁的刘月兆怀揣着治病救人的朴素理想,从卫校毕业后参军入伍。在部队医院里,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很快脱颖而出。“那时候在军医大学进修,我常常半夜还打着手电筒看解剖图谱。”回忆起青春岁月,刘月兆摩挲着办公桌上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军医目光炯炯。

  20世纪70年代,从部队转业到商县人民医院(现商州区人民医院)工作的刘月兆接到一个艰巨任务——创建医院五官科。“当时全院就我一名五官科医生,连基本的手术器械都不齐全。”他翻出珍藏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当年四处奔走申请经费的历程。

  “有一次为了申请一台裂隙灯,我在卫生局门口蹲守了整整一天。”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刘月兆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半年内建起了商洛地区首个县级医院五官科。诊室里,他小心翼翼地展示着当年的“宝贝”——一套手工改制的牙科器械。“这是用钟表发条改制的正畸丝,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我们就地取材。”金属表面已经磨得发亮,见证着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

  刘月兆回忆道:“有次深夜急诊,一位患者颌面部严重外伤。已经下班的他接到电话,立即赶回医院。手术做了八个小时,结束时他的白大褂都湿透了。”这样的故事,不过是刘月兆50多年坚守一线的故事中平常的一幕。

  从医以来,刘月兆潜心钻研医术。他曾和别人合作,在商洛地区率先成功完成“人工晶体植入术”“角膜移植术”,并首次独立用活动矫治器矫正牙列畸形,开创了本地五官科疾病治疗的新局面。然而,比不断精进医术更难得的,是他对每一位患者的深切关怀与责任。努力实现上万例手术零差错,是他从医多年来交出的厚重答卷。

  “每次手术前,我都要把流程在脑子里过三遍。”他轻描淡写地道出秘诀,仿佛这是和洗手消毒一样自然的流程。他指着桌子上泛黄的手术图谱,那不仅是工具,更是他的“信仰”。“医学容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患者托付给我们的,不仅是信任,更是人生。”

  2009年,已到退休年龄的刘月兆仍然放不下他倾注半生精力的口腔事业,继续在临床开展诊疗和指导年轻医生等教学工作。

  “刘大夫,我这牙疼得整宿睡不着……”诊室里,一位患者佝偻着腰进来。刘月兆立即起身相迎,温暖的手掌轻扶患者臂膀:“来,慢慢坐下说。”他俯身检查时,专注的神情与50多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如出一辙。

  晚上七点,最后一位患者离开。刘月兆仔细消毒器械,在电脑前录入当天诊疗信息。护士劝他:“刘医生,这些让我们年轻人来做吧。”他摆摆手:“习惯了,做完心里头才踏实。”窗外华灯初上,诊室里的灯映照着他挺直的背影。

  “为什么退休了还要坚守一线?”答案或许就藏在刘月兆手机相册里存着的一张全家福里——那是一份跨越了几十年的信任与牵挂。

  80年代,年幼的李先生在玩滚铁环时不慎受伤,被紧急送到医院,刘月兆为他进行了手术治疗。李先生伤愈后,两人之间也种下了一段难忘的医患情缘。2025年8月,当年那个滚铁环的男孩已为人父,再次带着牙疼的孩子来到诊室,请“刘爷爷”看牙。时光仿佛完成了一个温暖的循环:他从“小刘医生”变成了“刘爷爷”,而曾经的小患者,如今也成了牵着下一代而来的父亲。

  “看到经我治疗的孩子们健康长大,这种幸福和快乐,多少钱都买不来。”刘月兆微笑着说,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夜色渐浓,刘月兆最后检查了一遍诊室,轻轻关灯锁门。街道上,他的身影被路灯拉得很长,76岁的刘月兆,依然在续写他的医者人生。

  • 相关阅读
  • 中国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将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

      中新网9月5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上旬起,中国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将赴南太平洋、拉丁美洲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文化交流等活动。这是“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入列后首次赴...

    时间:09-05
  • 这座抗日战争的后方医院,何以成为“孤岛明灯”?

      中新网杭州9月4日电(张煜欢)在西子湖畔,一座广济医学文史馆静静伫立。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希望。  1869年,浙大二院的前身广济医院成立,取“广泽济世”之意,其也是中国西医发源地之一。1931年...

    时间:09-04
  • 以色列袭击加沙医院 中方:感到震惊,予以谴责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以色列军队袭击了加沙医院提问。  郭嘉昆:我们对医护人员和记者再次在冲突中不幸遇难,感到震惊,予以谴责。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时间:08-26
  • 内塔尼亚胡对加沙纳赛尔医院遇袭“深表遗憾”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5日电(记者路一凡 王卓伦)以色列军队25日袭击加沙地带纳赛尔医院引发国际谴责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说,以方对这一悲剧性事件“深表遗憾”。  内塔尼亚胡当晚用英文发表声明说:“以色列重视记者...

    时间:08-26
  • 联合国秘书长强烈谴责以军袭击加沙纳赛尔医院

      新华社联合国8月25日电(记者尚绪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5日经由发言人迪雅里克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军队当天袭击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市的纳赛尔医院,呼吁对这一事件尽快展开公正调查。  声明说,袭击遇害...

    时间:08-26
  • 以军袭击加沙医院导致包括5名记者在内至少20人死亡

      新华社加沙8月25日电(记者黄泽民)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消息人士25日说,以色列军队当天两次袭击了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造成包括5名记者在内的至少20人死亡。  加沙地带安全部门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

    时间:08-25
  • 巴方消息称以军袭击加沙医院致至少15人死亡 包括4名记者

      新华社加沙8月25日电(记者黄泽民)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安全部门消息人士25日告诉新华社记者,以色列军队当日袭击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导致至少15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记者。  消息人士说,以军战机轰炸了纳赛尔...

    时间:08-25
  • 西安交大一附院与西安中大耳鼻喉医院联合研究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分中心落地签约仪式

      2025 年 8 月 19 日,一场意义深远的签约仪式在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隆重举行。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李白芽博士与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院长助理王莹主任共同签署了《多模态 AI ...

    时间:08-20
  • 中国医疗队接力为赤道几内亚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

      新华社雅温得8月19日电 题:中国医疗队接力为赤道几内亚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  新华社记者王泽  位于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沿岸的赤道几内亚,因紫外线辐射强烈,白内障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患者往往因延误就医导致病情加...

    时间:08-19
  • 全球连线|中塞双城记:塞尔维亚在华女博士的“舞梦人生”

      生于1997年的塞尔维亚姑娘耶莱娜·丘拉菲奇已在中国度过了9年时光。她从6岁开始学芭蕾,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读书,热爱的舞蹈正逐渐成为她终身的事业。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她的“第二个家”。  记者:张璇、石中玉  报...

    时间:08-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