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 玉)近年来,商州区总工会将职工互助保障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党政工协同的“三级联动体系”,持续推进数智化服务,形成了“参保人数稳步增长、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服务质效显著提升”的职工医疗互助工作态势。
商州区委将互助保障纳入“民生实事工程”,建立“区委常委会会议定期研究、政府常务会议专项部署、工会全委会具体落实”的三级推进机制。每年初以区委名义下发《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实行“区总班子成员包片、基层工会干部包点、网格员包户”的网格化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推进机制。将互助保障与工会组建、困难帮扶、文体娱乐活动等业务深度融合,在劳模疗休养、技能竞赛等活动中嵌入参保政策宣传,大力带动职工新增参保。
商州区总工会着力构建“三维宣传矩阵”,线上开通微信公众号,让职工可以一键了解报销政策、报销流程、到账款项等;线下组建“工会轻骑兵”宣讲团,深入车间、工地开展“班前十分钟”微宣讲;创新推出“案例式”宣传模式,对于发生大额赔付的会员,对患病职工进行现场赔付,用贴心的服务、真实的事例激发广大职工由“要我参保”变成“我要参保”。建立“三必访”工作机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必访、困难职工建档必访、重大疾病职工必访;首创“互助保障+N”模式,“互助保障+新就业形态”,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定制保障产品;“互助保障+乡村振兴”,为驻村工作队、脱贫职工赠送专项保障计划;“互助保障+子女教育”,设立“金秋助学保障金”,累计资助困难职工子女58人次。联合区中医医院开展“健康护航”行动、女职工“两癌”筛查、健康知识讲座、职工健步走等活动,涉及职工8000多人次。帮助大病职工纳入困难帮扶档案,发放慰问金5.2万元,实现“病前预防、病中保障、病后救助”全链条服务。
为健全标准化“服务保障体系”,跑出理赔服务“加速度”,商州区总工会建立“1233”服务标准,即:从参保到理赔实现让基层单位和职工只跑1次、2日内完成初审、3日内上报材料、收到市代办处理赔款在3个工作日内打到职工银行卡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推行“五心工作法”,以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审核、贴心服务、暖心回访为标准,建立“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2024年对花费较高的困难会员进行二次救助34人次,共计7万元。探索“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系统化培育,为互助保障等民生工程提供人力支撑;组织《工会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实施细则》闭卷考试,4名业务骨干带教14名基层工会工作者,3个月内掌握“政策宣讲+系统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