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董旦旦)今年以来,商州区聚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全面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持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区域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引擎。
筑巢引凤,建强人才“第一资源”。商州区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多措并举夯实创新发展根基;推动绿宝环境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合组建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促进产学研用高效对接;指导紫元春酒庄、博荣再生等6家企业增设科研助理岗位,为企业注入新生力量;支持瑜飞速友、环保集团成功获批科技副总项目资金6万元,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培育专业化科技服务力量,打通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梯度培育,激活企业“创新基因”。完善全区科技“资源库”,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通过专题培训、政策解读和申报辅导,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目前,已兑付2024年1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奖补资金35.4万元,成功申报1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1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创新主体矩阵持续扩容。
产教融合,打通转化“关键环节”。全区以项目为纽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指导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商蒲缘、金凤投资等4家企业获批2025年省级项目资金31万元,28家企业申报2026年省级科技项目,废旧菌包制备高品质生物有机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4个市级科技项目成功立项,延长石油氟硅公司等2家企业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完成16个市级科技项目评审,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秦创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做强镇域“核心引擎”。全区以省级科技示范镇建设为引领,依托荆河生态工业园区,聚焦生态智能家居、中药材等四大产业,通过构建高效工作体系,深入企业开展精准服务,成功推动产学研合作落地,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实现技术研发与项目申报双突破。绿色家居建材产业集群获省级认定,530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效益显著,带动就业超4000人、人均增收1500元、新增产值6000万元,探索出镇域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路径。
服务下沉,激活基层“内生动力”。商州区整合省、市科技资源,选派56名区级科技特派员,构建“省级‘三区人才’+市级科技特派员+区级科技特派员”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实现科技服务镇村全覆盖;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技术培训与专家讲座90多场,累计培训技术骨干739人、农民4227人次,推广新技术9项,引进新品种14个,带动1739户农民增收181万元,不断激活基层创新活力。今后,商州区将以科技汇聚发展势能、以创新激活发展效能,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区域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