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商州“90后”小伙返乡做豆腐,坚持“现代理念+古法技艺”相结合——

小豆腐做出大生意

2025-10-21 10:42:13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胡 蝶

  务工人员将泡好的黄豆捞出,准备打浆。

  在机械化、标准化食品占据市场主流的今天,商州区三岔河镇七星村“90后”青年刘祥,却凭着一块手工铁锅豆腐,走出了返乡创业的新路子。他用现代理念唤醒古法技艺,让秦岭山沟里的豆香飘向山外,不仅实现个人创业梦,还带动乡邻增收,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一道鲜活的风景线。

  10月15日,走进七星村司马沟,一块红色“三岔河铁锅豆腐”的招牌格外醒目,循着招牌走近,刘祥的家庭式豆腐厂房宽敞明亮,工人正忙着分拣黄豆。“原材料很重要,不能有坏的豆子,每一颗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眼前这个高高瘦瘦、谈吐间透着干练的刘祥,与传统农民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

  几年前,从大城市返乡的刘祥,不甘心只做普通农户,便四处调研家乡的产业潜力。七星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镇上老人手工做的铁锅豆腐,口感绵密、豆香浓郁,却局限于“自产自销”。“现在城里人越来越追求健康原生态食材,咱这传统铁锅豆腐自然醇香,不含人工添加剂,要是做成品牌,肯定有市场!”这个念头,让他下定决心深耕“豆腐事业”。

  为学好传统制作豆腐技艺,刘祥花了大半年时间,跟着村里老人反复琢磨;同时,他又跳出“老路子”,将工业化制作豆腐的机器磨子引入厂房,替代传统石磨,既提高效率,又避免石磨杂质影响口感。“很多工业化豆腐没了豆子本身的香味,我要做的是‘用现代方式守好传统味道’。”刘祥说。

  2023年6月,刘祥的“三岔河铁锅豆腐”正式投产。从选豆时挑拣颗粒饱满的黄豆,到泡豆时精准把控水温时长,再到煮浆时掌握火候、点卤时拿捏卤水用量,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反复试验。他坚持保留“卤水点豆腐”的传统特色,还巧思利用当地香菇产业废弃的菌袋作铁锅燃料,既环保又降低成本。“传统豆腐的Q弹口感,是工业化豆腐比不了的,安全健康的食物,现在人就认这个!”刘祥对自家产品充满信心。

  短短两年多,刘祥的铁锅豆腐凭借过硬品质,成了镇上红白喜事席面、黑龙口豆腐摊位的“固定供货商”。面对客户提出的“让豆腐更筋道些”“豆香味更足一些”等建议,他从不敷衍,每收到一条意见,就把做豆腐流程重新走五六遍,直到找到改良方法。“客户的需求,就是咱改进的方向,做食物就得凭匠心。”如今,他的豆腐工厂年产量约11万公斤,年利润超20万元。“豆腐保质期只有3天,现在主要是‘按单生产’,先把白豆腐做精做稳。”刘祥的妻子笑着补充,她虽不会做豆腐,却始终是丈夫的“后盾”,帮着考虑经营细节、鼓劲打气。

  刘祥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创业故事,更激活了村里的增收活力。目前,他的工厂固定带动3户附近群众务工;每到腊月忙碌季,还会临时增加岗位,最多时能吸纳七八名村民就业,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稳定收入。更可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附近已有一户村民也跟着做起了手工豆腐,形成了“一人创业、众人跟进”的好势头。

  从大城市打工人到乡村“豆腐郎”,刘祥的转身不是“躺平”,而是带着智慧与勇气的“向上生长”。他的经历印证了:乡村振兴的天地广阔,只要有想法、肯实干,古老手艺也能焕发新生,朴素食材也能变成带动发展的“金疙瘩”。而这朵在乡土间绽放的“创业之花”,更成为无数返乡青年用奋斗书写青春、用担当回报家乡的生动缩影。

  • 相关阅读
  •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暨晋城太行古堡群申遗主题会召开

      中新网太原10月20日电 (杨佩佩 卢科 范天锡)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暨晋城太行古堡群申遗主题会近日在山西晋城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之路,共商太行古堡群申遗传承之策。   山西...

    时间:10-20
  • 两岸媒体人走进河南看发展 体验汝瓷传统技艺等

      中新网平顶山10月20日电(王佳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汝瓷,原来只在歌曲里听过,一直想象天青色到底有多美,今天终于见到了!”19日,在位于河南平顶山的中国汝瓷博物馆内,台湾自媒体人周晶在一件件瓷器前驻足,用镜头将它们...

    时间:10-20
  • 赣剧经典传统剧目《珍珠记》再次上演

    图为演出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演出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演出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演出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演出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演...

    时间:10-20
  •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 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 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时间:10-16
  • 赋能新药研发 AI助力破解传统制药困局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刘亮)医药界有一个“双十定律”:一款创新药从启动研发到上市,平均成本超过10亿美元,研发时间超过10年,且约90%的药物会在临床试验阶段失败。  针对传统制药高投入、长周期、低成功率的...

    时间:10-12
  • “潮”出消费新活力!文化IP跨界创新赋能传统文化全龄段“活态传承”

      央视网消息:这个假期,各地的博物馆依托特色展览、精美文创,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旅游地。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提出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鼓励文博单位开放馆藏资源,...

    时间:10-11
  • 吸引海外游客,从译好“麻婆豆腐”开始

      试想一个场景:入境游的海外游客,想在上海的街区体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他们需要怎样“入门”?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入境旅游示范街区建设规约》发布。这份“指南”细化到标识如何清晰、翻译怎样规范等。  “...

    时间:10-09
  • 深圳推12条政策措施 促传统产业向“新”向“智”

      中新网深圳9月29日电 (记者 索有为)记者从深圳市政府新闻办29日举办的“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深圳将通过深化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模式创新,积极探索传统产业...

    时间:09-29
  • 报告谈平台经济:平台已成为传统金融机构有益补充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24日在北京发布主题为“平台经济与普惠金融”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5)》称,平台凭借其流量、技术与数据优势,已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

    时间:09-24
  • 重庆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的关键 促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中新网重庆9月23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钟熙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重庆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转型的关键,谋划实施了大规模设备更新...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