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从卖山货电商达人到“头雁”导师

2025-09-25 09:22:06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张 英

  袁芳齐(中)在农户家中选购山货。

  9月11日,一份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聘书,送到了商州区齐飞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芳齐手中,他正式被聘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产业导师。“头雁”,就是领头人,在乡村振兴中要带动其他人一起发展、一起致富。

  这位深耕商洛电商领域的新农人,从卖山货的电商达人,成长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头雁”导师,背后是他10年来,对“山里好货”的珍惜以及带领乡亲致富、帮助家乡发展的热心。

  返乡探路:山货触网

  9月13日,商州区齐飞贸易有限公司直播间,53岁的袁芳齐正对着镜头热情推介:“大家好!我是‘陕南核桃哥’。瞧这核桃,老树结的,纹路深、果仁饱,实实在在的山里好货……”他手捧核桃,指尖还沾着果仁碎屑,言语间满是热爱和自信。

  闲下来,他与记者聊起了一路走来的不易和收获。

  2015年,彼时的袁芳齐还在宝鸡一家事业单位负责网络工作。节假日,回到老家——商州区金陵寺镇,他总能看见农户院里堆着的核桃、罐里装的蜂蜜……这些藏在深山的优质特产,因为没销路,只能在角落里积灰,乡亲愁得直叹气。

  “天天跟网络打交道,网上能卖衣服、家电,为啥不能卖咱山里的好东西?”看着乡亲的愁容,这个念头在他心里扎了根。

  说干就干,他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当年秋天,他报名参加商州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培训,笔记本上记满了平台运营、物流对接的知识点。2016年,他注册了商洛市商州区齐飞农产品贸易公司。“那时候劲头大,铺盖搬到了公司,白天跑到山里向农户收山货,晚上对着电脑学运营,常常忙到后半夜。”袁芳齐说。

  初做电商,袁芳齐摸着石头过河,在各大电商平台试水,而“收好货”是他始终坚守的底线。为了找到最地道、最优质的山货,他的脚步几乎踏遍了商洛的深山沟。

  杨斜镇那户留守老人让袁芳齐印象深刻。老人住在山顶,车到村口就没了水泥路,他只能背着空背篓往山上爬。碎石路硌得脚生疼,杂草没过脚踝,裤脚沾满泥点,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到门口,只为收上老人家里滞销的那几罐土蜂蜜。在牧护关镇收核桃时,艰辛又多了几分:通往农户家的路窄得仅容一人通过,山风刮得人站不稳,他扛着装满核桃的麻袋,腰杆绷得笔直,眼睛死死盯着脚下的路,连呼吸都不敢太急——他知道,那袋核桃是农户大半年的收入,丢不得。

  印象里,还有一次进山收核桃,忙到下午两点还没顾上吃饭。一位老人看在眼里,颤巍巍从灶房端来一碗热乎的玉米糊汤,又转身从灶台上拿起一个大搪瓷碗,里面有两个煮鸡蛋,往他手里塞:“娃,快吃!这是咱山里招待贵客的规矩!”

  袁芳齐捧着温热的搪瓷碗,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奔波都有了意义。

  “当时我就暗下决心,再难也要把山货卖好,不能辜负老人这份心意。”袁芳齐说。

  深耕电商:叫响品牌

  正是这份“不辜负”的初心,让袁芳齐把“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实本分”刻进骨子里。

  收山货时,他自己把关:土蜂蜜要尝甜度、看稠度,确认是农户自家养蜂采的无添加蜜才收;核桃要逐个剥壳查果仁,外壳有裂痕、仁儿不饱满的绝不装车。给买家介绍产品时,他也从不掺虚:“咱这核桃是山里老树结的,个头不算特别大,但嚼着香。”

  这份实在劲儿慢慢攒下好口碑,回头客越来越多,电商生意也越做越稳。

  2023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核桃单品最火的时候,一天就能卖3万多元。为了让山货“上得了台面”,他盯着建标准化分拣车间,蹲在分拣台前手把手教工人挑核桃,并不时叮嘱:“外壳有裂痕的不要,果仁饱满度不够八成的剔除,咱得让买家收到的每一颗都是好货。”

  包装设计上,他特意找设计师印上商洛的山景图。“买家一看包装,就知道是咱山里的正宗特产。”袁芳齐说,调整后,公司日均销售额稳在3000元以上,月均超10万元,“中国核桃之都”的名头,也随着包裹寄到了全国各地。

  “头雁”领航:联农带农

  2024年,袁芳齐的人生迎来重要转折——他以学员身份参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一个月里,他系统学习农业政策、品牌建设、电商运营知识,还跟着老师实地考察、研讨案例,不仅自己的经营思路拓宽了,更想着把这些经验分享给更多农村创业者。

  结业后,凭借扎实的实战经验,他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为“头雁”项目产业导师,加入学校“321+N”培育模式中的“双导师”团队,为学员提供为期一年的帮扶。

  “大家看,直播时镜头要贴着核桃转,这样纹路看得清,买家才放心;介绍的时候别讲虚的,就说这是咱山里老树结的核桃,剥着不费劲,吃着香……”2024年11月的“头雁”学员见面会上,袁芳齐没拿演讲稿,手里攥着一颗核桃,对着300名学员演示拍摄技巧。

  除了授课,他还帮学员做产业诊断、对接市场资源,把自己的“致富经”变成大家的“共富经”。

  “一个人富不算富,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富。”成为“头雁”导师后,袁芳齐更看重“联农带农”。他的公司建起了标准直播间、农产品展厅和分拣包装车间,直接创造30多个就业岗位,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他还对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资源,计划引入核桃深加工技术,开发核桃油、核桃乳等产品,让产业链更长、农户收入更多。

  如今,袁芳齐的工作重心又多了一块——培养农村创业人才。他建了“头雁”学员交流群,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学员问“直播话术咋改”“物流咋降成本”,他都秒回。每个月,他还会组织学员去产业基地实训,指着分拣线讲流程,拿着样品教选品。最近,他又在琢磨成立农产品电商产业联盟。

  “把周边的电商拧成一股绳,统一品牌、统一标准,让更多的山货能卖出好价钱。”袁芳齐说。

  “我就是个山里娃,能帮乡亲们把山货卖出去、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袁芳齐说,他的目标不只是自己当好“头雁”,更要带着一批学员成长起来,形成“雁阵齐飞”的局面。

  从一个人背着背篓收山货,到一群人跟着他做电商,袁芳齐的故事,正是乡村振兴中人才赋能的生动注脚。

  • 相关阅读
  • 洛南红仁核桃上市

    9月16日,走进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的商洛盛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红仁核桃示范基地,村民或站在树下捡核桃,或者麻利地装袋。洛南县核桃研究所所长刘文瑞说:“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商洛盛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全县发展红仁核桃3万亩、产量750吨、产值15亿元。...

    时间:09-22
  • 柞水首次发现鸟类“飞行冠军”斑头雁

      本报讯 (通讯员 明晓东)9月14日,柞水县林业局接到群众报称,在营盘镇朱家湾村乾佑河边发现一只从未见过的大鸟。接到消息后,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施救。   工作人员在现场观察到,这只大...

    时间:09-19
  • 丹凤核桃主题公园实现助农增收

    由于品种优良、科管到位,今年,核桃主题公园的千亩核桃喜获丰收。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梦玉 刘春荣)“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房屋建得漂亮得很,日子也过得有盼头,我每年有土地流转金2000...

    时间:09-15
  • 山货站收购 野山菌畅销

    在柞水县下梁镇金盆村的山坡间,藏着大自然馈赠的“宝贝”——鲜嫩肥美的野山菌。曾经,这些品质上乘的山珍因深居深山、销售渠道闭塞,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转化为村民手中的“真金白银”。如今,在下梁镇金盆村党支部的引领下,随着金盆村“乡道弯弯山货站”的落地,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昔日无人问津的野山菌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时间:09-10
  • 税惠助力山阳核桃产业发展

      8月中下旬是核桃集中采摘时节。走进山阳县十里铺街道郭家村核桃种植基地,20多亩核桃林随风摆动,树影间青绿色的果实泛着光泽。农户们挥舞竹竿忙碌采摘,现场一派丰收景象。   享有“中国核桃之乡”美誉的山阳县,核桃...

    时间:09-09
  • 第十届商洛核桃开杆节在商州举办

      本报讯 (记者 李小军)白露竹竿摇,核桃满商洛。9月7日,正值白露节气,第十届商洛核桃开杆节在商州区杨峪河镇任家村千亩核桃园中举行。本次活动以“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巩固“中国核桃之都”品...

    时间:09-09
  • 洛南形成“买全国、卖全球”核桃发展格局

      洛南县是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之一。多年来,当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核桃全产业链,有效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生态保护到产业振兴的完美跨越...

    时间:09-09
  • 商洛核桃喜迎丰收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我市核桃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为科学指导各地的采收工作,我市组织技术人员到各县区调查核桃成熟度、结果产量和适时采收等情况,指导果农、合作社和企业进行科学采收、加工,强化质量管理。据初步预测,今年商洛核桃将迎来大丰收。...

    时间:09-08
  • 寻找商洛老核桃座谈会暨产业助推研讨会召开

    8月28日,“十年坚守,‘核’您同行”——寻找商洛老核桃十周年座谈会暨产业助推研讨会在商洛学院举行,活动由商洛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商洛学院老教授协会主办。商洛学院相关干部、《秦岭老核桃》作者、“牛伯伯”品牌创始人牛波及其团队和多位核桃产业专家参加活动。...

    时间:09-05
  • 陕西山阳:“小核桃”成为致富大产业

    享有“中国核桃之乡”美誉的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核桃种植面积约67万亩,年产量约达5万吨,年产值近6亿元。核桃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时间:08-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