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赋能乡村振兴,商州区陈塬街道上河村——

奏响文明和谐曲

2025-09-19 09:31:41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张 宏

  除了享有“商州核桃第一村”美誉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上河村第二张金色名片。

  商州区陈塬街道上河村地处312国道旁,距离市区5公里,是市民休闲观光的聚集地。

  “村上开发的农耕文化体验园,不仅是市民个人的‘小菜园’‘中小学生农业劳动实践基地’,而且是机关单位、企事业团体的党建园地。”站在瓜果飘香的园子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永锋指着路旁的小院说,“我们的幸福家园,图书阅览、健身、理疗、理发等10项免费项目,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服务。”

  生态美,产业兴,民风正。上河村以文明为底色,绘就和谐发展壮丽画卷。

  厚养薄葬传孝道

  上河村八组64岁的村民贾利,孝敬老人在全村出了名。要不是他执意守灵7天,也许没有一个人议论他铺张浪费。

  为何憨厚老诚、勤俭节约的贾利一改故辙,不惜邻里吃喝成本,愿意多守灵堂几天呢?

  贾利是28年前从咸阳到上河村的上门“继子”,从一进家门,贾利就对妻子的婆婆百般照顾,直到老太太寿终正寝。“人都说我妈活了88岁算高寿了,但我还是舍不得啊!”坐在眼前的贾利,用粗糙的手不停地抹眼泪,“我就是想多安放几天,让我最后陪陪我妈。”

  事实上,贾利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对厚养薄葬有深刻的理解。

  “老人倒头后,两个妹妹要给请乐队,我当即就拒绝了,多花四五千元,不如给亲邻加两个菜。”贾利说,“我凭做人的良心对我妈好,是给我两个孩子做孝老爱亲的榜样,活着尽孝道,去世后一切从俭。”

  文明风尚我先行,厚养薄葬传孝道。据了解,上河村把“一约四会”制度作为有效抓手,把建好和规范用好红白理事会作为倡导文明新风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于2021年组建红白理事会,探索出规范报备制度、规范办事程序、规范宴请人数、规范宴席餐标、规范份子礼金、规范监督管理“六规范”运行模式。

  “我们大力宣传‘文明商州八礼’和‘孝、礼、勤、俭、信’,培育文明新风,倡导一生只办‘红白’两件事,经过党员干部带头,乡贤示范带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王永锋说。

  目前,上河村红白理事会共筹办60余次红白喜事,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每场红白喜事可为群众节约开支3000余元。

  温情服务在身边

  “我理发没有掏过一毛钱,只要头发一长,在幸福院随时就能理。”上河村六组特困户李刚信满脸洋溢着幸福与满足,“国家政策好,我们都能跟上沾光。”

  63岁的李刚信独身生活,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从今年3月6日画上了句号。

  据了解,为了解决留守老年人就餐难题,上河村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建成了“上河邮爱共享食堂”,针对特困人员、70岁、80岁以上老人,实行每顿2元、3元、0元公益助餐。菜品均针对老年人的饮食特点精心设计,以软烂、清淡、易消化为主,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深受老人喜爱。

  “食堂的饭比自己做的好吃多了,在家做一顿吃两顿,现在顿顿都能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半年时间我体重增加了3斤。”李刚信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这幸福来得很突然,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老了还能享受这么好的福利。”

  用心守护银发族,温情服务在身边。上河村把“共建联建”文明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公共需要志愿服务的品牌,积极与商洛学院、商州区义工联合会结对共建,定期组织志愿服务、理论宣讲、道德评议等活动,切实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王永锋说:“我们村联合商洛学院为村民开展免费体检和理疗服务,每个月还在大讲堂召开理论宣讲或道德评议活动,每周五晚上7点到9点在幸福院播放红色电影,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点燃文明之火,传承传统文化,凝聚奋进力量,上河村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美丽乡村气象新

  富“口袋”必须富“脑袋”。这是上河村“两委”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定下的基调。

  “我们二楼设有乡村振兴直播间、核桃科技主题馆两个功能部室。”王永锋介绍,围绕核桃产业,村上打造了“上河源”核桃产品品牌,借助中邮集团“邮乐购”等电商平台进行直播推广,先后邀请运营抖音、头条等新媒体的工作团队10余人,用直播、视频等形式多维度宣传。

  与此同时,上河村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成了60余亩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耕体验、田园野炊等于一体的上河驿农耕体验园。根据每年节气变化,在农耕体验农场组织青少年开展“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田野生活劳动实践活动。

  “认领一块地,带孩子一起耕作,孩子才能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商州市民王先生每逢周末,都要陪同孩子来到菜园,“现在孩子连韭菜麦苗都分不清,我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识别、栽种、采摘蔬菜,了解四季更迭和作物生长规律。”

  文明新风拂面来,美丽乡村气象新。据介绍,上河村农耕文化体验园推出“忆苦思甜”红色体验项目,认领单位开展“我在乡村有片田”主题党日活动。

  “体验园以农耕文化体验园、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项目为切入点,探索农地价值转化新模式,努力将其打造成集学习交流、红色研学、休闲观光、志愿服务、农事参与和农家体验于一体的校社联动新基地、农村集体经济新业态、农商文旅产业新标杆。”王永锋说。

  • 相关阅读
  • 科技创新重塑用户体验 中国汽车向更高端迈进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年来,伴随技术升级迭代,不少传统豪华车独有的高端配置成了国产车“标配”,更多人愿意为电气化、智能化带来的新体验而买单,看重汽车的智能化功能、享受型体验。 近日,比亚迪仰望汽车旗下...

    时间:09-18
  • 北京亦庄举行自动驾驶体验活动 80余人感受智慧出行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畅享科技·乐酷亦庄”“北京·亦庄科技馆之城”自动驾驶专场活动近日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举行。活动邀请80余名专业人士与市民大众参与,通过展厅参观、技术交流、试乘...

    时间:09-16
  • 数字服务提升消费金融体验

    原标题:数字服务提升消费金融体验在数字技术重塑金融格局的当下,消费金融行业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从服务方式、产品创新等方面下沉,加快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 近期,招联消费金融“创新构建自服务体系 率先打造消保智能体...

    时间:09-16
  • 中老人工智能合作稳步推进 多方共建夯实区域合作基础

      中新网南宁9月15日电(张广权 王伟臣)“中老人工智能合作正加速推进,已在政策引领、项目落地与人才支撑方面构建起立体合作框架。”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教授李红15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  广西专家团队...

    时间:09-15
  • 中老人工智能合作稳步推进 多方共建夯实区域合作基础

      中新网南宁9月15日电(张广权 王伟臣)“中老人工智能合作正加速推进,已在政策引领、项目落地与人才支撑方面构建起立体合作框架。”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教授李红15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  广西专家团队...

    时间:09-15
  • 提升外国游客入境体验 民航业构建入境文旅新生态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乔雪峰)进入9月中旬,中秋国庆假期日益临近,我国旅游市场又迎来新一轮的热潮,尤其是入境游展现出强大吸引力,我国免签政策扩容升级成为促进入境游的“关键引擎”。 自2024年以来,中国与20多个国家实...

    时间:09-15
  • “创意市集”打造城市消费新体验

      中新社天津9月13日电(记者 王君妍)薯片拿铁、土豆汉堡、土豆形状的抱枕……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区,一场土豆主题的市集拉开帷幕。日常食材变身为别出心裁的产品,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  来自唐山的“95后”程...

    时间:09-13
  • “创意市集”打造城市消费新体验

      中新社天津9月13日电(记者 王君妍)薯片拿铁、土豆汉堡、土豆形状的抱枕……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区,一场土豆主题的市集拉开帷幕。日常食材变身为别出心裁的产品,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  来自唐山的“95后”程...

    时间:09-13
  • “创意市集”打造城市消费新体验

      中新社天津9月13日电(记者 王君妍)薯片拿铁、土豆汉堡、土豆形状的抱枕……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区,一场土豆主题的市集拉开帷幕。日常食材变身为别出心裁的产品,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  来自唐山的“95后”程...

    时间:09-13
  • “创意市集”打造城市消费新体验

      中新社天津9月13日电(记者 王君妍)薯片拿铁、土豆汉堡、土豆形状的抱枕……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区,一场土豆主题的市集拉开帷幕。日常食材变身为别出心裁的产品,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  来自唐山的“95后”程...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