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黄 冉)“我委在审查调查中发现你单位在教辅材料征订工作中存在流程不透明、财务管理不规范、利用征订教材为单位谋利等问题,现提出如下监察建议……”近日,商州区纪委监委向区职业教育中心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涉事单位压实主体责任,限期全额清退违规款项。
这一举措不仅推动70多万元教辅材料折扣款将陆续退回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家长手中,更释放了全区持续对教材教辅领域突出问题重拳整治的强烈信号。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辅材料征订看似“小事”,却直接关系群众“钱袋子”和孩子的“书包重量”。今年以来,商州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辅材料乱收费”问题,将规范教辅材料征订管理作为教育领域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以“小切口”监督推动解决“大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针对教辅材料征订涉及教育部门、学校、书商等多方主体,且政策执行专业性强的特点,区纪委监委坚持“群众点题、纪委监督”,通过信访举报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教育领域专项巡察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其中,群众反映集中的强制征订、折扣款去向不明、超范围推荐等问题,成为专项整治的“靶心”。
为精准破解这些痛点问题,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区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方式、凝聚监管合力,建立起“纪检监察+教育主管+市场监管”联动监督模式,构建“发现问题—督办整改—追责问责”的完整闭环。一方面,联合区教体局、驻教体局纪检监察组、相关镇(街道)纪(工)委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全区中小学,重点检查“一科一辅”政策落实、征订流程规范性、资金管理透明度等情况。另一方面,推动区教体局等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建立教辅材料“目录管理+价格公示+联合审查”机制,由区教体局严格对照省市推荐目录审核学校征订清单,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核查书商资质及折扣行为,纪委监委则对目录外推荐、超数量征订、未公示价格等问题“亮剑”。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实地督查4轮次,抽查学校77所,查处典型案件1起,推动小学三至五年级2025年暑假作业征订费用人均下降25元,为全区16810名学生家庭减负42.025万元。
整治教辅材料乱收费问题,关键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区纪委监委坚持“监督、整改、治理”贯通融合,推动建立“1+N”监督模式,邀请特约监察员、家长代表参与监督,对教辅材料征订工作进行民主评议,从内容、价格、品种上做到全面把关。同时,督促区教体局主动移送问题线索,并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规范教辅材料征订秩序,推动从“问题整改”向“长效治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