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 欢 王 萱
张文明)初冬时节,农事正忙。在商州区大荆镇阳光农场的高标准农田里,机械化小麦播种作业成为主流,高效种植模式让秋播跑出“加速度”。
在阳光农场集中连片大田里,大型旋耕播种机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翻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一行行整齐的麦种被均匀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为来年丰收筑牢根基。
商州区沙河子镇阳光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党红说:“我们集中流转大荆镇普陀村150亩土地,除了秸秆还田,增施基肥,今年还将引进富硒农业生产技术,预计秋播的小麦亩产可达到350公斤以上。”
从2022年起,沙河子镇阳光种养家庭农场在大荆镇流转土地,探索全新粮食种植模式并取得初步成功。这种名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提升粮食单产的模式,为商州区乃至陕南地区粮食规模化生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党红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农机共享、技术培训等方式,联农带农,让乡亲们共享发展红利。”
以往,小麦种植户多是自主选种,因品种杂乱且部分品种适应性不强,导致小麦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今年,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以大荆镇阳光农场高标准农田为基地,试验推广小麦新品种,免费向农场提供汉麦9号、西农1018、伟隆169等6类小麦良种和化肥,筛选最优品种,让种植户少走弯路,实实在在提高种粮收益。
“这次我们通过统一提供优质种子和小麦专用肥,在标准化种植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示范,旨在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新优品种,便于后续在我区推广种植。”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种子股股长舒小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