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黄朝凤 辛恒卫
初夏时节,走进镇安县茅坪回族镇茅坪社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基地示范园,放眼望去,一行行地膜犹如一条条银色丝带,在田野间伸展。村民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烟苗移栽各项工作,有的打孔破膜、有的投放烟苗、有的浇定根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适时播种是培养壮苗、促进烟株早生快发,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基础。看着一棵棵烟苗栽到地里,我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茅坪社区副主任、烤烟种植户魏青说。
30岁的回族青年魏青,是镇安县茅坪回族镇茅坪社区人,大学毕业后在外地经商。2016年,他放弃在城里经商的优越生活环境,回到家乡先后担任了大学生村官、文书、社区副主任,一干就是9年。
“我在外经商的日子,每时每刻都惦记着家乡的发展。”2020年刚被居民选上社区副主任的魏青,就想着如何选择一个好项目引领乡亲们增收致富。他思前想后,决定先摸索着干,他和社区的其他两位党员流转土地20亩种玉米、大豆和洋芋,虽然粮食也丰收了,但是收益低。偶然一次与亲戚交谈中,他得知种烤烟国家有扶持政策,加上烤烟产业已是镇安县的支柱产业,最终,他选择了种植烤烟。
2022年,魏青种植了20亩烤烟,不少人担心他步子迈得大,但魏青认为,农业种植必须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烤烟种植初期,魏青面临诸多挑战。缺乏种植技术和经验的他从头学起,从整地到移栽、施肥、管理、采摘、烘烤等每一个环节,他都虚心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积极参与每一场技术培训。烤烟种植新技术,他首先应用到自己的烟地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烤烟收获季节,魏青的20亩烤烟除去成本外,每亩实现收入2200元,20亩烤烟收入达到4万多元,是粮食收入的好几倍。
“我种烤烟赚了钱,不能看着乡亲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打工跑上几个月或大半年还挣不上几个钱,带着乡亲们一起种烤烟在家门口赚个稳当钱。”魏青说。面对一些缺技术的乡亲,他挨家挨户分享种植经验,慢慢地打消了他们的思想顾虑。
在魏青的启发带动下,2023年茅坪社区就有10户居民发展烤烟60亩,当年户均增收近2万元。尝到种烤烟甜头的居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24年茅坪社区种植烤烟95亩,今年茅坪社区已发展烤烟110多亩,有50户居民加入了发展烤烟产业的行列。
在谈及今后的设想时,魏青表示,将不断努力学习烤烟种植技术,带领周边更多的回族群众发展烤烟走共同致富之路,同时,还要利用茅坪社区地处集镇市场的优势,做大做强牛羊肉餐饮、清真手工点心等特色食品,让色香味美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走出大山、迈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