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双喜村 乡音唱响文明好新风

2025-07-10 08:34:00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王新兵 辛恒卫

  7月1日,在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广场舞台上,双喜村“农民自乐班”负责人、镇退休干部李光志正组织队员们开展文化演出活动。只见他站在鼓架前,抡起鼓槌重重敲击鼓面,“咚、咚……”几声沉稳有力的鼓声回荡在广场上空,鼓声节奏未散,群众“明星”李远富迈步上前,歌声清亮而饱满。

  演出现场,小品、快板、镇安花鼓、陕南民歌表演轮番上演,村民们纷纷带着凳子赶来,为自己占一个“贵宾席”。“这戏演得不错,原来定的每月演两场,我看少了,应该一周一场,每月4场,好好丰富一下咱农民的文化生活。”村民叶良平说。

  双喜村“农民自乐班”成立于2020年5月,现有60名队员,都是由本村60岁以上的农民、退休教师、退休职工和老党员组成。每逢重要节日,自乐班都会自编自导如《十送红军》《洪湖赤卫队》等红色经典节目和《三子争父》《劝老母守好养老钱》《高价彩礼不可取》等传递孝老爱亲、倡树文明新风的节目,并在村组、学校、企业开展巡回文化惠民演出。目前,已演出近百场次。

  据了解,“农民自乐班”是农村的“草根”集结,用乡音传递文明薪火。虽然是自发组织的“农民自乐班”,大家热情却十分高涨。一把二胡、一副快板、一面小锣、一把竹笛,再加上个好嗓子,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所唱内容除了红色经典节目外,多为本地群众耳熟能详的镇安花鼓和陕南民间传统小调,如《三子争父》《高价彩礼不可取》等,情真意切地反映时代新风貌、唱响幸福新生活。

  如今,庙沟镇双喜村“农民自乐班”队员已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60人,并辐射带动了周边更多戏曲爱好者。“下一步,庙沟镇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立足群众文化需求,大力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更多的村民参与文艺创作和表演,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激活乡村文化振兴‘一池春水’。”庙沟镇党委书记曹锋说。

  • 相关阅读
  • 镇安筑牢汛期水环境安全防线

      本报讯 (通讯员 邢 静)受汛期影响,区域降水明显增强。为及时精准掌握辖区环境质量、防范污染风险,依据2025年商洛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及补充方案,镇安县积极行动,多举措推进汛期环境监测,守护水生态安全底线。   镇安县...

    时间:07-10
  • 镇安开展机动车违停专项整治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翔)连日来,镇安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扎实开展机动车违停专项整治行动,不仅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秩序,还为城市防汛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助推了城市建设与安全管理工作。   “您好!这里是镇安交警,您停放...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