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泽平 王江波
△分装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水果番茄分拣和包装作业。▷村民在高山有机蔬菜产业园内给贝贝南瓜藤掐蔓。
秋日的镇安县西口回族镇青树村,层林尽染,硕果飘香。
走进村内的高山有机果蔬产业园,一排排整齐的智慧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自动滴灌系统匀速运转,刚栽种的小葱在棚内舒展着嫩绿的叶片,根须稳稳扎在松软肥沃的有机土壤里;不远处的智慧水产养殖产业园里,波光粼粼的池塘边,垂钓爱好者悠然挥杆,工作人员正忙着将新鲜的鱼虾装车,准备发往西安的水产市场。
近年来,青树村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围绕高山有机蔬菜、智慧水产养殖、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智慧大棚种出“致富果”
“我们培育种植的小葱自带天然的辛香气息,其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能让我们快速收获。”在青树村高山有机蔬菜大棚内,村党支部副书记班良明一边查看小葱的长势一边介绍,“我们基地全程使用有机肥料,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驱虫,授粉时也是通过大棚中的蜂箱进
行授粉。”
说起青树村的高山有机蔬菜产业,还要从2020年开始。当时,村党支部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决定利用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自然优势,发展高品质有机蔬菜种植。随后,借着南京对口帮扶的200万元协作资金的支持,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从土地流转、大棚建设到品种选择,每一个环节都由党员干部带头推进。
“为了建好大棚,党员干部白天协调施工,晚上入户做群众工作。”村党支部书记石宏星回忆道。最终,在大家不懈努力下,21亩土地顺利流转,建成了4座双膜立体连栋温棚、5座日光温棚,配备了智能喷淋、滴灌和通风系统,实现了蔬菜种植的全程智能化管理。
“以前种庄稼靠天吃饭,现在有了智慧大棚,种出来的有机蔬菜不仅品质好,还能卖上好价钱!”正在大棚里进行灌溉作业的村民黄学彬笑着说。今年60多岁的黄学彬是青树村的脱贫户,如今在高山有机果蔬产业园长期务工,每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加上妻子在产业园打零工的收入,他们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青树村的高山有机蔬菜产业已形成“党支部+产业园+农户”的发展模式。产业园不仅优先吸纳脱贫户就业,还通过轮作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春季种番茄,秋季种植小葱,冬季种蒜苗,通过轮作不仅改良了土壤,还增加了产值。
“今年番茄产值近50万元。”班良明介绍,“上个月我们产业园种植的水果西红柿、贝贝南瓜等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在南京、西安等地的市场供不应求,部分产品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水产养殖焕发新活力
初秋时节,智慧水产产业园区内碧波荡漾,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尽情享受着湖光山色,品尝鱼、虾、蟹、稻的鲜美。
“以前这一片都是荒滩,现在建成了智慧水产养殖产业园,每月还有3000元的收入,不仅找到了稳定工作,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站在智慧水产养殖产业园,村民黄朝民自豪地说。
青树村的智慧水产养殖产业园,源于2019年的一次招商引资。当时,村党支部通过“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了在外创业的企业家回乡投资。
“最初,产业园只养殖小龙虾,规模不足百亩。”石宏星说,“我们看到了水产养殖的发展潜力,后来,通过争取资金支持,积极帮助企业扩大规模。”
2020年,水产养殖产业园扩大到130亩;2023年,又引进“十里鱼坊”项目,建成了垂钓园和餐饮区,形成了“养殖+垂钓+餐饮”的融合发展模式。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村党支部在产业园成立了党小组,由党员干部担任组长,定期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协调解决土地、用水、用工等问题。
“去年夏天干旱,池塘水位下降,党小组第一时间联系镇水利站,调来抽水设备,保障了鱼虾的正常生长。”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镇安县十里鱼坊企业负责人石学武感激地说。
截至目前,产业园累计投资2000万元,年产值50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往西安的水产市场,年带动就业人数100多人,村民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
如今,智慧水产养殖产业园已成为青树村的“网红打卡地”。每到周末,周边市县的游客纷纷前来垂钓、品尝鲜鱼,带动了村里民宿和餐饮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计划围绕产业园建设更多的民宿和休闲设施,让游客来了能住得下、玩得好,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石宏星眼神坚定。
党建领航筑根基聚合力
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近年来,青树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支部领航、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嵌在产业链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矛盾调解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帮助。
党员马骏是村里的专职委员,不仅带头成立了养殖合作社,还带动全村30多户村民发展养牛产业,目前全村牛存栏量约300多头,年产值400多万元。
“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马骏说,他经常免费为村民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帮助村民联系销路,让大家养得放心、卖得舒心。
为了让产业发展更有活力,村党支部还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党员、返乡青年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目前,青树村发展水产养殖240亩,建成休闲垂钓园100亩,成立牛家沟牛羊养殖合作社,带动全村发展牛羊养殖1800多头,引进镇安绿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木耳种植20亩。形成了以高山有机蔬菜、智慧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
“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围绕‘智慧农业、休闲旅游’两大方向,打造更多特色产业品牌,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让青树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展望未来,石宏星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