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庙沟村 打好“三张牌” 激活新动能

2025-09-09 10:00:38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袁子爚

  镇安县大坪镇庙沟村曾面临“组织弱、民心散”的发展困境,近年来,通过建强党支部班子、创新“双带三引领”机制、引育乡村人才,实现了产业增收、治理效能提升、村容村貌焕新的跨越式发展,其“党建引领、人才赋能、机制保障”的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本。

  过去,庙沟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集体经济薄弱,还面临党员老龄化严重、治理力量不足等难题。近年来,庙沟村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动党支部强基、产业提质、民风向好、村庄振兴,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打好“班子牌” 筑牢组织根基

  庙沟村着力优化班子结构,通过选优派强,将7名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同时吸纳8名有志青年进入后备梯队,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人,推动干部队伍在结构、学历、年龄上更趋合理。优化班子结构后,村“两委”解决群众诉求的时间大幅缩短,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在此基础上,村上延伸组织体系,设立党小组10个,选配党员中心户9个,构建了“支部联小组、小组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的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和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通过定期组织党小组会议、党员中心户走访群众等活动,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

  村上狠抓“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确保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定期召开党支部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制度,加强了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进一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打好“机制牌” 凝聚发展动能

  村上通过“双带”聚力兴乡村,“双带”即党组织带动、党员带头,坚持以“党员优服务、群众更满意”为出发点,结合“党员领三事”“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在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基层治理等急难愁盼事项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双带”模式,实施完成345国道建设、省级农业园区创建、集镇街区改造提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等28个利民项目,有效推动了村域发展。同时,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对党员参与“双带”活动情况进行量化积分,积分结果与党员评先评优挂钩,进一步激发党员参与热情。

  村上通过“三引领”赋能促发展,“三引领”即引领增产增收、引领基层治理、引领和美建设。

  在引领增产增收方面,村上按照“党支部+园区+基地+农户”模式,以大坪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采取党支部书记领办产业园、党支部副书记领办服务企业、委员领办合作社、党员带群众共同致富的形式,先后成立庙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秋色香菇专业种植合作社,引进商洛丰菇源、陕西秦亨润、天津绿动未来等企业,发展光伏1200千瓦;在园区成立食用菌产业党小组1个,设立1个党员责任区、3个党员先锋岗,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劳务就业80人。党员汤志军种植有机果蔬20亩、瑚世柱年酿酒5万公斤,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带动周边15户群众年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通过资产租赁、土地流转、光伏发电、入股分红等渠道增加收入50多万元。

  在引领基层治理方面,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村成立片区党小组10个,选配片长35人,包联群众935户,让党员下沉片区、融入群众,用服务“小平台”构建全村“大平安”。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定期组织党员入户排查矛盾纠纷,近年来,化解矛盾纠纷30多起,村内持续和谐稳定。

  在引领和美建设方面,党支部发动瑚成林、黎世根等12名新乡贤开展帮扶济困、捐资助学、敬老爱幼等公益活动;组织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发布道德“红黑榜”12期,评选好媳妇、好公婆20多人,村内崇德向善的氛围逐渐浓厚。依托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近年来,拆除违建30处、清除违规广告牌(横幅)21个,实施宜居农房改造73户,新建口袋公园4处、文化广场1处,绿化2500平方米,新装路灯103盏,修建公厕4座,累计改造厕所400多座,实施集镇街道“白改黑”1.5万平方米,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打好“人才牌” 激发创新活力

  招引人才强产业。村上建立“庙沟英才库”,主动对接在外能人,成功吸引蒋维华、余之超等外来人才来村创业,投资1300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年生产菌棒120万袋、外销30万袋。创新建立常态化联络与民事代办双机制,定期举办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发展诉求;设立民事代办专员,精准高效协办企业在土地使用、审批流程等方面的难题,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

  本土育才固根基。通过聚焦技能提升,村里组织160名群众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持证农村专业工匠6名,有效夯实本土人才“硬实力”。强化技术支撑与示范引领,培育食用菌产业示范户、烤烟产业示范户、畜牧养殖示范户21户,以点带面激活产业活力。建立本土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产业发展、带富乡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5名人才,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荣誉双重激励,点燃本土人才创新创造热情,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强化服务优环境。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全链条服务,协助解决人才在创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社会氛围,全力保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编后语:庙沟村的实践印证,乡村振兴需以党建为“魂”,通过优化班子结构强“主心骨”;以机制为“桥”,用“双带三引领”激活各方力量;以人才为“本”,内外联动筑牢发展根基。通过打好班子、机制、人才“三张牌”,该村实现了从“组织弱、民心散”到“支部强、村庄兴”的蜕变,印证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其经验为同类村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 相关阅读
  • 义诊“直通”家门口 服务群众零距离

    9月2日,丹凤县花瓶子镇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彩页、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辖区群众全方位普及健康知识,帮助群众了解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进一步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本报通讯员冯皓玥摄)...

    时间:09-09
  • 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自己的“要紧事”

    在丹凤县土门镇,乡亲们总能看到一个熟悉又忙碌的身影:或穿梭在田埂之上,察看庄稼长势;此前,镇村干部联合派出所民警多次上门协调,可两人始终针尖对麦芒,甚至在调解中发生过肢体冲突,矛盾越积越深。”他立刻联合镇村干部、派出所民警一同入户,刚一了解情况便发现,两家早已因琐事积怨,这次的“桑树纠纷”不过是导火索,若不彻底化解,很可能引发更大冲突。...

    时间:09-09
  • 送政策到田间地头 解问题重群众关切——西安翻译学院“习”语润心宣讲团深入澄城县开展理论宣讲

      2025年暑期,西安翻译学院“习”语润心·“译”言筑魂宣讲团,奔赴渭南市澄城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足澄城县乡镇与社区基层,面向学生、社区干部、群众,通过开展理论...

    时间:09-08
  • 柞水税务党建引领聚合力文明花开别样红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柞水县税务局始终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税务蓝”,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税收工作,铺就一条满载荣誉的特色之路,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这正是柞...

    时间:09-05
  • 科技企业·融通创新⑪“链主”引领科技赋能柞水木耳产业蝶变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县,柞水县将木耳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点赞“小木耳、大产业”。近年来,陕西中博农业...

    时间:09-05
  • 176个“乡村医生巡诊包” 守护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

      新疆昌吉市各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发挥“乡村医生巡诊包”作用,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注入新的力量。  这批“乡村医生巡诊包”由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捐赠,共176个,每个价值1000元,巡诊包内含三角...

    时间:09-04
  • 辽宁:1400余名群众演员共咏抗战精神

      中新网沈阳8月31日电 (王涵)“这一次非常不同的是,所有的演员都是群众演员。”8月30日晚,《胜利与和平——辽宁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合唱展演》的总导演、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中...

    时间:08-31
  • 商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收到群众感谢信

      “从业务咨询到流程指导,商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我这个在外工作的商洛人,真切感受到了家乡政务服务的温度!”近日,商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收到一封来自邵先生的感谢信,...

    时间:08-29
  • 首都群众听红色故事感悟爱国情怀

      本报讯(记者叶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8月26日,“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活动由中宣部宣教局、文化和旅游部资...

    时间:08-28
  • 丹凤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张 鹏张 康)今年以来,丹凤县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点任务,以“破除堵点、强化协同、激发活力”为目标,围绕“人才引育、平台建设、校企合作”三大关键环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为...

    时间:08-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