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陈世宏 辛恒卫)“安全感是孩子内心力量的根基,而父母的语言是滋养这根基最直接的‘肥料’。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听了老师的讲座,我很受益。”10月10日,镇安县金台书院内座无虚席,刚听完《做有温度的父母,让家成为终身充电站》主题讲座的永乐街道居民刘娟激动地说。这场讲座吸引了510名家长现场参与,线上观看人数4832人,这正是镇安县“父母学堂”公益讲座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镇安县以实施家庭教育“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创新开展“父母学堂”家教公益讲座志愿服务活动,让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大山深处落地生根。活动自2022年3月启动以来,全县各地已累计举办“父母学堂”181期,线上线下覆盖21.9万人(次),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
“父母学堂”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搭建平台、成立组织、招募人员”的体系建设。镇安县政协率先牵头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工作室,政协委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翁芳带头组建金台书院家庭教育促进会,同步搭建委员工作室等公益服务阵地,为活动开展筑牢“主阵地”。在政协委员的带动下,各方爱心力量迅速集结:25名政协委员化身家庭教育“传播者”,45名优秀教师担任“指导员”,61名社会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专业过硬、覆盖面广的服务团队。为让课程精准对接需求,每期讲座前,志愿讲师团都会围绕家庭教育难点、家长关注焦点、社会热议热点开展专题研讨,量身定制宣讲主题,确保内容“接地气、有实效”。
“父母学堂”不仅有专业团队支撑,更有“大咖”加持。近四年来,活动先后邀请全国著名心理教育家宋馨、知名教育专家郭青等业界名师,结合镇安实际开展《阳光心理教育》《与手机,一场不得不说的战争》等30多个特色专题讲座;同时发掘本土骨干力量,正高级教师阮侠、律师狄传珍等本土专家主讲的《我们如何做家长》《如何正确地和孩子沟通交流》等课程,因贴合山区实际备受欢迎。
为让偏远地区的家长也能享受到优质服务,“父母学堂”打破场地限制,从金台书院的固定课堂,延伸为覆盖全县15个镇(街道)、村(社区)的巡回讲堂。10月9日,柴坪镇政协联络组邀请县第二幼儿园教师毛萍,带来《父母转型,孩子蜕变——恰如其分的家庭语言艺术》专题讲座。课堂上,毛萍结合20多年教学经验,通过短视频播放、互动问答等方式,将专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现场既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父母,也有六七十岁的祖辈家长,大家听得聚精会神、不时记录。“粗暴语言或过度溺爱只会适得其反,给孩子树立榜样、多些鼓励,家庭和睦才是最好的成长环境!”听完讲座的柴坪镇建国村家长宋秀英深有感触。
如今,“父母学堂”已实现全县覆盖,不仅走进达仁中学、月西小学等20多所学校,还在县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功创建3个省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23个县级示范基地。活动影响力早已超越课堂本身,在“父母学堂”的带动下,“重教兴学”氛围愈发浓厚。2023年以来,县政协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相关单位,开展“重教兴学”活动82场次,奖励、资助优秀学子和困难学生2158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父母学堂”累计培育出236人(次)“模范家庭”“重教之家”“家庭教育优秀教师”,还成功入选2025年陕西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从县城到乡村,从家长到孩子,从课堂到家庭,镇安县“父母学堂”正以源源不断的暖流,让科学家庭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家庭,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