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梁鑫 辛恒卫
栗园郁郁葱葱,果蔬青翠欲滴,蜂箱摆放整齐……10月10日,走进大山深处的镇安县木王镇栗扎坪村村民艾贤娥家,房前屋后果树错落有致,各式各样的绿植盆栽摆放得整整齐齐。最引人注目的是庭院空闲处摆放的蜂箱,不时有蜜蜂飞进飞出,让安静的农家小院变得灵动且富有诗意。
“可别小看这巴掌大的一块地,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院里一共摆放了30个蜂箱,每年能产300多斤蜂蜜,带来1.5万元的收入。”艾贤娥说,她从去年初开始,还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方种上了瓜果蔬菜,养殖了一些家禽,搭起了微型菌棚。
庭院里还能搭建菌棚?跟随艾贤娥来到后院,一座小食用菌棚里,颜色金黄的金耳整齐地簇生在菌棒上,像一朵朵金灿灿的花。
“这地方以前堆放着废弃的砖瓦,占地方又不好看。”艾贤娥说,把这里清理之后,搭建小菌棚,种上瓜果蔬菜,不仅满足了自家日常生活所需,一年还能额外增加一些收入。
瓜果飘香的菜园、家禽满园的养殖场、芳香扑鼻的小花园……在木王镇比比皆是。各家各户高效利用房前屋后土地,一个个庭院变成了一处处美丽风景。
“全镇立足庭院,带动群众拆除自家残垣断壁,清理草堆、柴堆、粪堆,有效利用废弃空间,发展庭院经济,在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也带动农户增收。”木王镇党委书记朱栋说。
自2024年以来,木王镇深入探索“庭院经济+人居环境提升”发展模式,按照“一个圈舍、一座菌棚、一块菜园、一箱土蜂”的“四个一”工作思路,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生态庭院经济,激发出农村经济新活力,实现了农村增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农家庭院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操作性强、效益高、见效快,还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生态。”朱栋说。
如今,镇安县木王镇已形成“小药圃”“小菌棚”“小果园”“小农庄”等集中发展的特色庭院产业,全镇612户发展庭院经济,累计收入达12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