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涛 余馨
近年来,镇安县月河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平安法治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扎实推进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构建起从源头预防到末端化解的全周期、闭环式治理格局,走出一条具有月河特色的平安法治建设实践之路。
凝聚“一条心”,构建平安法治合力
月河镇充分发挥镇综治中心主阵地作用,有效整合司法、公安、信访、市场监管等多方力量,打造“一厅四室”综合平台,推动治理资源集约集成、高效运转。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分流指派、联席研判、督导考核”闭环机制,严格落实科级干部日常接访制度和矛盾纠纷周排查月研判机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法牵头、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平安法治工作体系。明确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统筹,党委委员、政法委员专职负责,推动工作力量在一线汇聚、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实现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织牢“一张网”,夯实源头治理根基
月河镇科学划分基础网格,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积极发动党员、“乡贤五老”“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普法宣传、风险预警等,形成“镇—村—组—户”四级联动治理网络。创新推行罗家营村“乡贤调解超市”、黄土岭村“有事好商量议事室”、西川村“五领五创”等微治理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今年以来,累计排查苗头性纠纷93起,全部在村级层面成功化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下好“一盘棋”,提升法治服务效能
月河镇坚持法治导向,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聚焦征地拆迁、邻里纠纷、财产损害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积极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在西川村迎宾路打造两公里法治大道,建设法治广场1处,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群众自觉。同步推进德治教化,广泛开展“平安家庭”“党员示范户”评选,建设“孝之源”文化教育基地两处,实现法治德治相得益彰。深化智慧治理,用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844”机制平台、党心民心聊天室等线上载体,以数字化赋能平安法治建设提速增效。创新实施“黄橙红”三色督办机制,实行清单交办、销号管理,以制度创新提升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