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以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为抓手,创新实施强化政治引领、自治筑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赋能“五治融合”,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商南县组建全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构建“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总网格党组织—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一般网格党组织—微网格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建立覆盖镇村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与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吹哨应哨、承诺应诺和常态平安走访等服务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去行政化”改造,对24个“千万工程”示范村、37个“三类”党组织、4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和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落实“联系包抓、以强带弱、一支一策”整改提升机制,截至目前,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128个村(社区)入驻腾讯村级服务平台,25个村(社区)党支部实现提档升级,6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得到规范优化。
商南县将村规民约作为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因村施策制定村规民约,把治理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纳入其中,建立“一约四会”工作机制,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严格落实“村级议事协商”“四议两公开”等机制,设立“村民议事日”,围绕“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完怎么办”等关键环节,建立“支部提议、‘两委’商议、村民决议、村委执行、群众监督”的议事流程。完善农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五老”“乡贤能人”等作用,将群众从基层治理的“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的“前沿哨兵”,推动村务监督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转变。
商南县深化司法部门与学校、社区及家庭的联动机制,常态开展系列法治教育活动,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细化预防措施,累计受众达15万人次。为各村(社区)配备128名法律顾问,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364名,协助办理群众意见建议30多条。
商南县大力推广“道德银行+爱心超市”“道德银行+农行授信”“道德银行+村级服务平台”等基层治理新模式,严格执行“月评议、季兑换、年评模”运行机制,引导群众存美德、得实惠、促治理。截至目前,共建设“道德银行”128个,开户1226户,奖励道德币21.83万个,评选季度道德之星18人,星级道德户享受担保贷款210万元。
商南县创新建设“云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闭环工作机制,按照“居民说、书记应、‘两委’议、干部办、群众评”五步法,实现办理意见线上讨论、处理过程全程公开、办理结果社区监督,推动群众办事从“脚尖跑”到“指尖办”。截至目前,建设“云端”党群服务中心10个,入驻镇村干部1200多名、群众4.5万多名,服务居民2.3万多人,引导群众参与公益服务1500多人次,19类便民事项实现线上办理。依托“智慧红云”党建e平台、“掌上通”APP、智慧商南等载体,开设居民说事、群众留言、党群服务日记等线上板块,明确“吹哨”事项22件,推行村(社区)吹哨、单位报到“联商”以及网格吹哨、党员报到“联办”机制,共受理群众咨询、求助、建议652件,已办结64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