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柞水县

柞水社区工厂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2020-03-0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刘媛张莹雪)3月1日,记者走进位于柞水县小岭镇的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生产车间,听见各种机器的转动声响个不停。因为需要赶制服装订单,最近一段时间,汪森和工友们午饭后就戴上口罩匆匆开工了。

  战“疫”必有胜时,发展不能停步。柞水县在严格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今年以来,柞水县把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建设等后续帮扶作为推动异地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搬迁群众产业发展有依托、稳定就业有平台,实现“能发展、可致富”。

  “原来我跟父母一直住在沟里,父亲半身不遂,母亲高位截瘫,我为了照顾他们也没工作,家里一点经济来源都没有,但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2015年我家成了贫困户。”汪森说,“2018年,通过移民搬迁,我家搬到了黄金移民小区,从此脱了贫。后来,政府为了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去年开办了社区工厂,我在熨烫车间上班,现在每个月收入2500元左右,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父母,经济上宽松多了。”

  2019年,为解决移民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柞水县通过招商,重点打造成立社区工厂——商洛玛威尔琦服装有限公司,该公司把转移就业的重心从劳务输出向就地就近就业转移,着力破解全县农村“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难题。公司工厂的建成投产可带动300人就业,产业园建成后可带动1000人就业,年均可实现产值3亿元,实现出口1亿元以上。其中,一期项目在2019年8月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计划于2020年启动。

  据了解,柞水县曹坪镇也在2019年引进了社区工厂——宝鸡豪克工贸有限公司,在德和小区和中庙村进行足球加工,投入资金110多万元,带动16名贫困户就业,就此托起了附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的希望。

  今年36岁的孟婵家住曹坪镇中坪社区一组,早年间因为家庭人口多,且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在2015年被认定为贫困户,2018年她家虽然脱了贫,但收入依然全靠丈夫打零工维持,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怎样增加家庭收入成了孟婵的一块心病,让她一筹莫展。2019年社区工厂开工后,她顺利成为里面的一份子,有了稳定工资,再也不用为一家老小的生计发愁了。

  据统计,截至目前,柞水县累计培育就业扶贫基地21家,认定社区工厂18家,就近就地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2200多人。除社区工厂外,柞水县还加快扶贫产业园和扶贫作坊建设,确保搬迁群众产业发展有依托、稳定就业有平台。这些就业载体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成为柞水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成为支撑贫困群众增收的一个个支点和希望,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让群众产业发展有依托、稳定就业有平台,真正实现了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 相关阅读
  • 柴庄小学寓教于乐抓好线上教学

      本报讯为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稳步推进,柞水县杏坪镇柴庄小学针对当地学生学情和家庭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活动,确保孩子在疫情期间不掉队。  针对地处偏远山区的学子...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