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柞水县

竹萌木耳更求旃

2024-05-08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谢 丹

  春末夏初,万物勃发。柞水大地上到处生机盎然。在小岭镇金米村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一排排智能连栋大棚里整齐排列着正在养菌的木耳菌包,养好的菌包经过刺孔、挂袋、浇水等环节会长出木耳。

  “菌袋刚进来两三天,现在我们要把它呵护好,保持好温度,争取在三四天之内能把菌养好,菌养好以后我们就可以刺孔、挂袋。”金米村村民王晗在联栋智能木耳大棚里一边看护菌袋一边说,“去年我种了6万袋,挣了3万多块钱,今年我们这个大棚改造提升了,我想再用点心,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争取今年赚更多。”

  小岭镇金米村不断做大做强木耳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60万元,户均增收1.5万元,2024年累计扩建木耳大棚170座,发展木耳1700万袋。目前,金米村引进了5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木耳大数据中心、年产2000万袋的木耳菌包生产厂和1000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注册了“金米木耳”品牌商标。

  “我们金米村的木耳已经走出了国门,去年在海外销售了1000斤。2024年我们在稳住上年规模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金木耳、玉木耳的种植以及产品的研发,希望今年在出口的量上有一个大的突破,能达到两三万斤。”小岭镇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介绍了今年的目标。

  4月份是柞水头茬木耳的采摘旺季,凤凰镇54岁的耳农李新凤第一年承包大棚就成为头茬木耳的受益者。最近大棚每天都有可以采摘的头茬木耳,李新凤承包了两个大棚,近期每天大概可以摘100多斤木耳。

  在木耳晾晒架上,自由舒展的黑木耳争先恐后地沐浴着阳光,被慢慢地吸走水分。李新凤根据每天的气候条件,每隔四五个小时就要翻动这一朵朵“金”耳朵。“头茬木耳颜色乌黑、肉质敦厚、胶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所以价格高还好卖。通常价格好的时候,一个大棚春耳能赚两万多元,我这预计能采摘800多斤。”李新凤边忙边说。

  目前,柞水县已累计建成木耳大棚2889个,发展种植生产基地91个、木耳产业兴旺示范村20个、专业村65个,建成年产2000万袋菌包生产厂5个、1000吨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2条,构建起了“三带六区、专业村支撑、大户带动”的木耳产业发展格局。县上谋划实施木耳深加工等项目40个,深度开发木耳双蛋白工程等十大项目体系,推出木耳宴等系列菜品200多个,支持引导企业自主研发木耳啤酒、木耳益生菌、木耳酱等22类98种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促进木耳从食品向健康功能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产品发展。

  田地间、大棚里,木耳种植不停歇,欢声笑语不间断。木耳产业已经成为柞水强县之本的富民产业,实现了“小木耳”敲开乡村振兴幸福门,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 相关阅读
  • 育下“苦”药苗 过上“甜”日子

      本报记者 马泽平 南 玺 见习记者 杨若阳  立夏刚过,柞水县红岩寺镇红安村田地里的药苗绿意盎然,药农弯腰除草,23个中药材大棚沿着通村路一字排开,工人们忙着采苗、包装、发货。  “这几天正是药苗销...

    时间:05-08
  • 柞水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何 娟)今年以来,柞水县坚持创新理念,深化文旅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2024年实施重点文旅康养项目14个,云山湖康养度假区项目等项目顺利推进,...

    时间:05-08
  • 柞水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本报讯 (通讯员 周炆涛)近日,柞水县加快推进在县城高速路口、北关三岔路口等44个公共场所配备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进度,为垃圾分类工作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柞水县按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总体要求...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