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孟如意 王希西 张楠 陈铖
初冬时节,我们走进柞水县营盘镇药王沟天麻种植基地,一派丰收的热闹景象扑面而来。村民背着竹筐,穿梭于林下种植区,小心翼翼地拨开腐殖土,一个个饱满的天麻块茎便显露出来。
“我们总的种植面积有300多亩,今年适合采收的有100多亩,总产量预计10多万斤,平均一天能挖三四千斤,总收入在一百七八十万元左右。”陕西秦禾优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堂胜说。
天麻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营盘镇药王堂村药王沟海拔在800米至1200米之间,天然的遮阴条件达到70%至80%,十分契合天麻的生长需求。
“我们经过多方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林地资源非常好,适合天麻生长,最终才选定在这里发展。”高堂胜说。
产业蓬勃发展,如何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土地里增收”的目标?陕西秦禾优品供应链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双管齐下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享产业红利。今年55岁的药王堂村村民李文宝就是受益者之一。
“以前我在外打工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还能在家门口栽种天麻,一年能收入两万块钱,特别方便。”李文宝满意地说。
规模化种植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科学管护则是天麻品质的保障。陕西秦禾优品供应链有限公司还邀请县林业局林特中心的技术人员,全面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
县林特中心主任周安生表示:“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科学种植技术的双重支撑下,药王堂村的天麻形成了个头饱满、纹路清晰、胶质浓厚的优质品相。”
经专业检测,药王堂村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在0.35%以上,远超0.20%的国家药典标准,且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均未检出,为后续打开市场、提升产值筑牢了品质根基。
“因为天麻不能重复种植,所以采收后,大量闲置林地资源,我们计划再发展一种适合林下种植的药材,继续壮大公司实力,进一步带动更多人就业。”高堂胜说。
据悉,今年以来,陕西秦禾优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吸纳了50多名村民长期就业,临时务工人员超过100人次。村民人均每年从天麻产业中增收超过1.5万元,占家庭年收入的60%以上,天麻产业真正成了村民的“致富靠山”。
药王堂村村民万建军分享道:“我在这里3年了,每年收入都有1万多元。”
高堂胜说:“基本上从春季开始种植,到秋季收获期间,每年能用工八九十到上百人。收入好一点的农户1年能挣1万多元,差一点的也有七八千元。”
如今,像药王沟天麻种植基地这样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点,在全县已发展至1.5万亩,形成了以五味子、连翘、玄参、天麻、丹参等为主导品种的产业格局,覆盖8个镇20多个村。林下中药材正成为柞水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