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下菌菇飘香
9月17日,在商南县青山镇新庙村的“农光互补”产业基地,连片的光伏板下一座座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掀开棚膜,饱满的香菇簇拥在菌袋上,阵阵菌菇的香味扑面而来,一幅现代科技与生态农业交融的田园画卷铺展在眼前。在这里,“板上发电、板下种菇”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9月17日,在商南县青山镇新庙村的“农光互补”产业基地,连片的光伏板下一座座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掀开棚膜,饱满的香菇簇拥在菌袋上,阵阵菌菇的香味扑面而来,一幅现代科技与生态农业交融的田园画卷铺展在眼前。在这里,“板上发电、板下种菇”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秦岭南麓,秋意渐浓。在山阳县南宽坪镇宽坪街社区的芝麻种植基地,连片的芝麻秆上硕果累累,农户正忙着收割、打捆、晾晒,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站在瓜果飘香的园子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永锋指着路旁的小院说,“我们的幸福家园,图书阅览、健身、理疗、理发等10项免费项目,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服务。”“体验园以农耕文化体验园、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项目为切入点,探索农地价值转化新模式,努力将其打造成集学习交流、红色研学、休闲观光、志愿服务、农事参与和农家体验于一体的校社联动新基地、农村集体经济新业态、农商文旅产业新标杆。”
在山阳县天竺山脚下的九年制学校里,有一位年逾不惑的女教师张兰英,她扎根山区学校讲台25年,从扎着马尾的师范生,到优秀女校长,从县人大代表到市级劳动模范,任何时候,她始终没有卸下当班主任的一线从教重担,把自己活成了山里孩子眼里“不落山的太阳”。
9月16日,在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冠山村葡萄基地里,村民正在采摘葡萄。据悉,该基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等受市场欢迎的品种,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本报记者方方摄)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健翎)近年来,柞水县创新推行“党小组攻坚”工作模式,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畜牧中心党支部聚焦“稳产保供、项目建设、科技突破”三大任务,把党员放在攻坚一线,助推畜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
本报讯 (通讯员 明晓东)9月14日,柞水县林业局接到群众报称,在营盘镇朱家湾村乾佑河边发现一只从未见过的大鸟。接到消息后,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施救。 工作人员在现场观察到,这只大
本报讯 (通讯员 张祥林)9月16日,镇安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携手县政协社法委,在高峰镇渔坪村组织召开院落会,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升村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院落会上,民警紧密结合农村道路实际情况,以通俗易懂的方
本报讯 (通讯员 曹晓涛)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管,筑牢水源地环境安全防线,近日,市生态环境局镇安县分局开展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饮用水安全。 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在交通项目建设上再聚焦,养护管理上再提升,服务效能上再提质,安全生产上再用心,着力打造建养并重、安全畅通、环境优美、服务优良的农村公路新格局,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实施提升新型消费行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赛事经济、网销经济,丰富文旅消费,持续挖掘消费潜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扩大消费规模。 商南县积极引进首店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 孙书武)近年来,丹凤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采取抓政策保障、抓教育质量、抓教师队伍、抓优质均衡、抓深化改革“五抓”的办法,全力促进教育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丹凤狠抓教育体育事业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建荣)近年来,洛南县人社局从群众需求出发,从服务细节入手,创新推出“帮代办”机制,精准破解老年群体在社保卡换发、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高频业务中的“数字鸿沟”、行动不便等办事难题,用贴心服务守护
初秋时节,走进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黄金移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住宅,道路整洁、绿树掩映。广场上老年人翩翩起舞,孩子们结伴走向附近的九年制学校。“真没想到能住进这么漂亮的楼房!”正在晨练的张大娘笑着说,“以前住在山沟里,出门赶集、看病都不方便。如今超市、卫生院、活动中心一应俱全,生活跟城里一个样!”
地处蟒岭绿道旁的腰庄村,是洛南县城关街道辖区内的脱贫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个拥有350户农户1104人的村庄,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9月14日,词曲中国2025年度颁奖盛典在北京星光影视园星光演播厅隆重举行。商洛日报社退休职工、作家郝忠慧创作的歌词《大山后面是云海》从全国30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我为家乡写赞歌”优秀原创词曲评选作词组金奖。
9月9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终南山脚下,柞水县营盘镇龙潭村一片宁静。一大早,一组村民杜金华老人等在村口,见村党支部书记朱端平过来,急忙上前拉着他的手,问:“李书记真的调走了?”
近年来,丹凤县商镇王塬村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深学笃行“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创新发展多元业态,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先后获得“陕西省最美葡萄园”、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等荣誉,并成功入选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
9月16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提升综合监管水平,全省首个市级加油站智慧监管系统日前在我市建成投用。
位于入陕第一关的商南县公安局富水派出所,16名民辅警常年奔走于13个村(社区)、147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这支警队被当地百姓誉为“陕西东大门忠诚守护者”。
秦岭深处,洛水之畔,有这样一位女法官:她扎根基层三十余载,以法为剑守护绿水青山,以情为桥化解群众纠纷,用一个个公正裁判书写着“司法为民”的初心答卷。她就是洛南县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周梦琳,同时也是2024年“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的获得者,一位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秦岭卫士”的基层法官。
天宝三载(744年)春,李白一袭青衫,黯然离开长安,向东而行。经历“赐金放还”之变,政治理想骤然成空,他独行于商於古道,见云山苍苍,雾霭沉沉,恰似心头缭绕不尽的迷惘。至商山深处,驻足四皓墓前,百感交集,挥笔题下《过四皓墓》:
9月12日,记者走进丹凤县蔡川镇页山村碧根果示范基地,一棵棵碧根果树迎风摇曳,树下套种的怀牛膝长势喜人,黄豆豆荚圆润饱满,一幅绿色生态与产业发展相融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初秋的商洛,山峦、湖泊、树木依旧沉浸在绿色的海洋中,群山被郁郁葱葱的林木布满。在秋风中,蔓延至天际的绿色波涛翻涌着,似乎在迎接那场即将到来的,层林尽染引万千人观赏的盛宴……
9月16日,商洛北站站前广场气氛热烈又庄重,2025年商州区“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暨新兵入伍欢送大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商州区的入伍新兵、新兵家属,以及商洛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商州区第一初级中学的部分学生和热心市民齐聚一堂,共同为即将踏上军旅征程的新兵送行。
本报讯 (通讯员 郭乾琪)近日,商州区正式印发《家庭民宿产业发展方案(试行)》,擘画全区家庭民宿产业发展新蓝图。 《方案》提出,将在全区资源禀赋较好的镇(街道)扶持住房条件好、发展意愿强、自主经营能力优的农户,通过
本报讯 (通讯员 韩娜娜)电动车占道乱停、宠物狗狂吠扰民、流动摊贩管理难……出现这些情况怎么办?小区网格员通过手机信息终端传达到社区信息指挥中心,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行业部门收到信息,第一时间前来解决。
南秦川北隐幽村, 五殿临池映翠筠。 两铭镌石承先训, 四为悬旌启后昆。 笔架山前文脉盛。 涝池水畔德风存。 关学千载传大道, 民胞物与铸精魂。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 陈圆圆)近日,笔者从丹凤政府办获悉,今年以来,丹凤县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强服务、优审批、严执法、促发展”为目标,努力打造高效便捷、稳定透明的“绿色”营商环境,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丹)“此次任前廉政考试,既考了知识,更敲响了警钟!”8月29日,洛南县8名拟提拔、重用干部刚结束廉政法规知识考试,有干部发出这样的感慨。 近年来,洛南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将监督关口前移,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