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商南“一村一品一主播”训练营——

培育电商能人 打通山货出山路

2025-10-28 09:36:53

10月21日,学员高垚垚(右)在直播带货。

  “请问同质化的内容如何才能创新出彩?”“抖音短视频评论、转发和收藏背后的逻辑是什么?”……10月20日,商南县“一村一品一主播”三农直播基地里暖意融融,一场以“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为主题的新媒体公益训练活动正在这里热闹开展。

  “我以前在外地做小生意,去年回商南后想做自媒体,拍的内容总跟别人撞款,粉丝涨幅太慢。”学员吴海萍正拿着手机与旁边的学员交流,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账号定位要结合产品”“拍山货要拍生长过程”等要点。“老师说要结合咱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做内容,比如拍葛根怎么挖、怎么晒,讲老一辈种葛根的故事,我试着发了两条,现在每天能涨几十个粉丝,还有网友私信问我哪里能买到葛根。”

  商南县“一村一品一主播”三农直播基地位于富水镇茶坊村的陕西高科农业食品产业园内。该基地由助农直播间、特色农产品展销厅、新农人直播培训室等功能区域组成,旨在通过提供新媒体技能训练和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育乡村电商能人,助力当地群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和文化资源。

  “咱们商南不缺好东西,清油河天麻、青山木耳、商南茶,都是秦岭里的宝贝,可‘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这些深藏秦岭的珍馐山货走出大山,我们发起了‘一村一品一主播’新媒体训练营,通过理论、实践和案例分析等模式,帮助农民群体掌握电商技能,打通线上销售渠道。”直播基地负责人陈亚介绍,该训练营紧扣打造“电商+农业”融合发展目标,内容涵盖账号搭建、内容策划、直播技巧、流量扶持、供应链管理等,目前已经举办到第三期,参训学员累计120多人。

  在直播基地一楼的特色农产品展厅里,天麻、木耳、黄芩、葛根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当地企业生产的猕猴桃汁、果蔬脆、茶叶酱、木瓜酒等产品整齐排列在货架上。旁边的助农直播间里,学员高垚垚向网友分享着刚刚采收回来的山货,基地的专业主播在一旁时不时地给出提示和引导。作为一名90后宝妈,高垚垚从二期开始在训练营学习,平时除了自己做短视频,还兼职在商南县助农直播间做带货主播,不仅有了收入来源,工作时间也比较自由。

  除了吴海萍、高垚垚这样的自由职业者以外,还有众多村(社区)干部、致富带头人前来参加训练营。“这次培训让我掌握了如何拍好短视频、如何创作精品文案,我将充分利用所学技能,带领村民发展电商产业,推广村上的土蜂蜜、茶叶、板栗等产品,让更多人在网上了解和选择商南农特产品,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首期训练营学员、赵川镇松树垭村驻村干部周衍江说。

  “电商经济给就业创业和乡村全面振兴赋予了新机遇。”陈亚说,随后,将通过更多的公益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电商技能,推动农产品销售从“线下摆摊、靠天吃饭”向“线上直播、靠技增收”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动能。

  据了解,近年来,商南县坚持以产业融合为路径,以人才培养为支撑,推动电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建立电商人才培养基地,联合高校、电商培训机构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等技能培训,拓宽农产品和文旅产品销售渠道;鼓励电商企业开展品牌创新,探索新型营销模式,打造具有商南特色的电商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全县电商从业人数突破2000人,实现电商交易额7.38亿元,其中农特产品网络零售额2.41亿元,100多种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电商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