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让优良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

2025-10-27 09:29:24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商南开展“十大行动”推进移风易俗

  陕西日报记者 郑 斐 通讯员 李治军

  过去,一场婚礼要花一大笔钱;如今,同样的喜事,花费却少了很多。“省下的7万元,给娃买了辆小货车,小两口生计有了着落。”10月20日,刚办完儿子婚事的商南县过风楼镇白玉沟村村民张宏明的语气里透出了实实在在的轻松。

  这场婚礼的变化,折射着商南县乡村风尚的深刻变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个位于陕豫鄂交界的县,正以一场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村(居)民组织提升、文明创建深化等“十大行动”的移风易俗改革,悄然改变着农村社会的人情往来规则。

  破局:从“文明礼堂”开始的变革

  “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白玉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余益喜坦言,3年前刚开始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时,没少碰钉子。“村民最大的顾虑就是‘面子’问题,怕被人说闲话,怕被人瞧不起。”他说。

  转折点出现了——该村将一座闲置旧礼堂翻新改造为红白事专用场所,并制定明确标准。

  今年4月,村民黄昌恒在村文明礼堂为妻子办了场简朴而庄重的丧事。没有请商业乐队,没有撒纸钱,宴席规模控制在10桌以内。“省下的钱,用来改善老母亲的生活。”黄昌恒说。

  据统计,该制度推行以来,已为白玉沟村和邻村村民节省各类开支约50万元。

  商南县此前的一项调研显示,部分脱贫户婚丧支出占年收入比重超过48%。“不是群众不想改,而是缺个让大家都能下台阶的突破口。”商南县委文明办主任胡久炳深有感触地说。自2023年以来,商南县系统推出移风易俗“十大行动”,从制度层面进行破题,让群众逐步放下了“面子”上的包袱,得到了“里子”上的实惠。

  创新:“道德存折”背后的乡村治理智慧

  在清油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银行”管理员宋叶娜总是很忙碌。“高阿姨,您这月又积了35分,想兑换点啥?”她热情地招呼着前来兑换积分的高安梅。

  高安梅那本已经泛黄的“道德存折”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她这两年来的善行义举。“去年我用积分换了台电风扇,今年想攒着换台微波炉。”高安梅笑着说,“这‘存折’上的积分,每一分都代表着大家对我的认可。”

  在商南县,128个村(社区)建立了“道德银行”积分管理系统,将移风易俗的要求细化为48项具体行为准则。村民通过微信小程序就能随时申报善行义举,经村(社区)审核后自动转化为积分,计入个人账户。

  清油河镇党委书记赵华锋介绍,积分项目覆盖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公益劳动,到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再到红白事简办、摒弃陈规陋习,都有相应的积分标准。

  “过去镇上每年红白事铺张浪费就超过10万元,现在通过积分引导,大操大办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赵华锋说,节省下来的资金被村民用于发展产业、改善生活。“道德积分”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浸润:文明种子在乡土社会中生根发芽

  傍晚时分的赵川镇前川社区文化广场,一场特殊的“道德讲堂”正在举行。台上,农妇黄开英用朴实的乡音讲述着十几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婆的故事,台下不少村民悄悄抹起了眼泪。

  “以前总觉得孝顺就是多给钱、办风光丧事,现在明白了,真正的孝心是平时的陪伴。”听完故事的村民熊付俭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道德讲堂”已成为商南各村(社区)的固定节目,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文化浸润的力量在乡土社会中悄然生长。“文艺轻骑兵”队长程刚告诉记者,他们创作的移风易俗小戏《吵闹亲家》在巡演时,有位老大娘看完后当场表示要退掉多收的彩礼。“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能直抵人心。”程刚说。

  移风易俗的种子也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清油河镇涧场村“90后”村民朱兰在县城务工,最近专门回乡参加移风易俗培训。她申请了“兰哥爱商南”抖音账号,和小伙伴组建了青年志愿服务队,经常用新媒体方式宣传文明新风。

  在商南,变革正在多个层面同步发生,各村普遍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理事,全程监督指导红白事办理。该县还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对正反典型进行公示,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

  “商南的经验表明,移风易俗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让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商南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张杰说,下一步,商南县将继续深化“十大行动”,让文明新风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 相关阅读
  • 商南奋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攻坚战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孔 明)今年以来,商南县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深化“四个走出去”机制、健全“两个联系”制度,全力开展资金争取、项目谋划、稳增长落实等工作,奋力打好扩大有...

    时间:10-27
  • 商南“四渔路径”激活“冷水经济”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探索以绿兴渔、以策育渔、以技优渔、以融扩渔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加工、观光、餐饮等“冷水经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南县以绿兴渔,强...

    时间:10-25
  • 商南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完善以基层首诊为抓手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防、筛、诊、治、管”全链条及覆盖“老、中、青、幼”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保...

    时间:10-25
  • (乡村行·看振兴)黄河入晋第一村老牛湾:“农文旅”赋能,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中新网忻州10月24日电 题:黄河入晋第一村老牛湾:“农文旅”赋能,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作者 刘小红   10月24日,深秋的凉意愈发浓重,山西省偏关县老牛湾风景区在天气转凉后,游客数量逐渐稀落起来。此时,老牛湾...

    时间:10-24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草案二审 增加关心关爱老年人、留守儿童内容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谢雁冰 张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草案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修正草案二审稿在村民委员会的职责中增加关心关爱“老年人、留守儿童”。   据知,一些常委会组...

    时间:10-24
  • 商州城关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本报讯 (通讯员 成 源)今年以来,商州区城关街道立足辖区15个社区和3个村的城乡二元结构特点,以移风易俗为抓手,通过制度创新、空间重塑、激励引导和多元共治等举措,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文明乡风建设路径。   民...

    时间:10-24
  • 商南县法院执行局获“全省 法院执行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本报讯 (通讯员 马峰 田震)近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对全省法院2024年度执行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商南县人民法院执行局荣获“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商南县人民法...

    时间:10-24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子:羊业崛起 年入百万带动村民增收

      中新网长治10月23日电 题:山西长子:羊业崛起 年入百万带动村民增收   作者 刘小红 杨林陆 王浩东   近日,走进山西省长子县大堡头镇崇仁村土门岭,50亩荒坡上现代化羊舍与饲料厂房排列有序,黑山羊们正悠闲地低...

    时间:10-23
  • 商南税务精准服务赋能民宿经济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晓丽 韩晓祺)近年来,商南县紧扣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目标,依托生态文化资源,推进民宿产业从“单一住宿”向“体验消费”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产业蓬...

    时间:10-23
  • “世界第一古梨园”迎采摘旺季:非遗“天把式”助村民高空采摘

    10月22日,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古梨园内,村民登上“天把式”云梯采摘冬果梨。什川古梨园,被誉为“世界第一古梨园”。近期,该园迎来采摘旺季,当地村民利用代代相传的农耕非遗“天把式”云梯完成高空采摘,其有着300多...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