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南 玺 贾书章

10月15日,山阳县人社局在城关街道丰东新区社区举办2025年金秋招聘月活动,活动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10人。

求职者在零工市场咨询岗位。

9月26日,山阳县人社局送群众去宁夏银川、陕西洛川等地从事辣椒采摘、苹果采收等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生计希望。近年来,随着新经济形态蓬勃发展,零工就业已成为县域就业市场的重要支撑。山阳县聚焦零工群体“找活难、收入低、保障弱”的现实困境,摒弃“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选择以“小切口”精准破题,积极探索规范化、数字化、人性化的零工市场建设新路径,推动零工就业从“散乱无序”向“规范有序”、从“被动等待”向“主动匹配”转变,成功实现了以“小平台”托举“大民生”、以“微改革”激活“大就业”的积极成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稳定可靠的民生保障力量。
筑牢零工就业“主阵地”
“以前找零活全靠熟人介绍,不仅机会少,还担心被拖欠工资。现在来县零工市场登记,工作人员当场就推荐了3个匹配的家政岗位,还帮着核实用工信息,太省心了!”近期,通过零工市场找到稳定工作的李大芳,说起如今的就业便利,脸上满是笑容。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山阳县着力搭建规范化零工服务平台的扎实实践。
为破解传统零工就业“散、乱、差”的痛点,山阳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规范化管理”原则,整合各类资源建成集信息发布、岗位匹配、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于一体的县级标准化零工市场。6月3日,全县首个规范化零工市场正式建成并投用,市场内划分信息发布区、交流洽谈区、休息等候区、便民服务区等功能区域,配备电子信息屏、自助查询机、政策宣传栏等设施,让零工群体“进门有地方坐、咨询有专人答、找活有信息选”。
针对零工就业流动性强、需求多样的特点,市场建立“凡有岗位必收录、凡有求职必登记”的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走乡村、进企业、访商户,广泛收集餐饮服务、家政保洁、建筑维修、物流配送等各类零工岗位信息,同时详细登记求职者的技能特长、求职区域、薪资期望等信息,建立健全用工、求职“两本台账”,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需求“双向精准”。
在筑牢县级核心平台的基础上,为避免出现“中心市场热、乡镇基层冷”的局面,山阳县同步推进服务下沉,在全县18个镇(街道)依托现有公共服务空间设立就业服务驿站,针对农村零工群体就业需求,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在特色种养基地、农产品加工园区周边及时发布采摘、分拣、包装等季节性用工信息,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实现了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就业触点的标准化、集中化管理。
激活人岗匹配“新引擎”
“打开零工市场的自助求职机,输入‘保安’关键词,全县正在招保安的信息全出来了,还能直接和用工方在线沟通,当天就谈成了!”10月29日,凭借小程序找到工作的高宝定,对这种数字化对接方式赞不绝口。
为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让零工对接更高效、更精准,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创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对接机制,让供需匹配从“线下跑”变为“线上找”“精准配”。在线上,建立多个零工服务微信群,及时发布各种招聘求职信息,同时依托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方抖音账号、视频号等融媒体平台,创新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定期邀请本地企业、家政公司、个体工商户走进直播间,以“岗位介绍+实时互动+政策解读”的形式,直观展示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岗位要求,让求职者“足不出户选岗位”。岗位信息从“被动等待查询”到“实时主动推送”的转变,构建了“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市场。
在线下,坚持“常态化招聘+专场招聘”相结合,提升对接实效。县级零工市场定期举办“零工集市”,组织用工企业现场设点招聘,安排就业指导师现场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服务;针对餐饮、零售等行业用工旺季特点,联合行业协会举办“春风送岗”“夏送清凉”“金秋招聘”等专场招聘活动,设立“零工专区”定向匹配需求,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岗位推荐和咨询服务,确保不熟悉数字设备的群体也能无障碍获取服务。
同时,建立“实名+标签”双向信息数据库。详细收录包括技能特长、从业工种、工作经验、薪资期望、工作时间等在内的12大类关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智能筛选和双向推荐,大大提升了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效率。该模式使匹配精准度提升了40%,求职平均周期从过去漫无目的“蹲守”缩短至高效的3天。
撑起权益保障“保护伞”
“工作人员不仅帮我们找到活干,还免费培训提升技能,现在我拿到了育婴师资格证,工资比以前涨了近一倍!”通过“订单式”培训实现技能升级的王丽,真切感受到了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延伸服务链条带来的实惠。
山阳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就业服务不止于匹配”的理念,不断拓展服务外延,从技能提升、权益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拓展服务内涵,让零工群体“就业有技能、权益有保障、发展有希望”。
聚焦零工群体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创新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技能培训。深入企业、市场调研用工需求,按照“企业下单、机构接单、人社买单”的模式,开设家政服务、电工维修、育婴护理、中式烹饪等特色培训专班,邀请行业名师、技术骨干采用“理论+实操”的方式开展培训,确保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不仅提升了零工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潜力,也为市场输送了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
针对季节性用工特点,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今年7月30日至8月8日短短10天内,就有16批次612名采摘工赴韩城从事花椒采摘工作,既解决了外地企业的“用工荒”,也为山阳县劳动力开辟了规模化的增收渠道,展现了强大的组织化输出能力。
县人社局还主动对接县内外重点企业,深入了解其旺季、短期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通过市场平台进行快速、精准的人力资源匹配和输送。既为企业节省招聘成本和时间,保障生产秩序,也为零工提供更多稳定、可靠的就业机会,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的互利共赢。
“作为就业服务的主责部门,我们始终以搭建规范平台筑牢基础、以创新对接机制提升效能、以拓展服务内涵强化保障,用一系列务实举措破解零工就业难题,就是要让‘打零工’变‘稳就业’,让灵活就业更有底气、更有尊严。”山阳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任建宏说,将继续聚焦零工群体就业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持续织密织牢零工就业保障网,让更多零工群体通过灵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