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黄泥河村 党建引领点亮乡村善治路

2025-10-16 10:11:18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嘉宵

  “老张,你家地埂往东挪了半尺,老李家春耕时拖拉机就不好转弯了。”“咱都退一步,按原来划的线,我来给你们重新量一遍!”……9月26日上午,在山阳县西照川镇黄泥河村,村党支部书记刘明海带着村“两委”干部在田间地头调解矛盾纠纷。三言两语间,一场争执烟消云散。这是黄泥河村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个偏远山村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举措,实现了无上访、无诉讼,真正把“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落到了实处。

  党群连心筑牢根基

  “党员就是要亮身份、担责任,让群众看到党旗就有主心骨。”这是刘明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黄泥河村,党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的行动,是一张看得见、摸得着的“网”。黄泥河村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坚持“党群联心卡”制度和“1+2+N”工作体系,把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落到每个角落:1个党支部统领全局,3个党小组各司其职,选优配强9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包联全村362户群众。每户都收到一张“党群联心卡”,上面有包联党员的电话和职责。

  党员成正东包联的是他家周边的6户邻居。“老李家孙子入学手续是我帮着跑的,赵婶家的宅基地纠纷也是在我家院里化解的。”成正东说,“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谁家有难处,我第一时间就能上门。”去年夏天连降大雨,他连夜排查时发现独居老人王奶奶的土坯房出现裂缝,立即上报并协助转移,避免了险情。正是这些日常中的细微关照,让组织的温度渗透到家家户户。

  阳光治理凝聚民心

  “透明,是凝聚人心的最好办法。”刘明海指着村务公开栏介绍。黄泥河村坚持将党组织决策部署、组织建设、发展党员三大项列为公开重点。尤其在发展党员方面,全程公开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培养考察、发展对象确定及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等环节,接受党员群众监督。70岁的老党员何延平每次路过公开栏都会驻足:“看到年轻人一步步成长起来,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心里特别踏实。”

  此外,村里还将村级重大决策、社会救助保障、惠农政策落实等内容列为村务公开事项。重大财务事项不仅公开结果,还披露决策过程和依据,所有资金流向清晰可知。资金使用明细、施工方选择理由等全部上墙公布。“钱花得明白,事儿办得透亮,我们自然信得过。”村民成昌升说。这种全方位公开,不仅保障了村集体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还让村民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党员从“参与者”升级为“决策者”,切实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润乡村促进和谐

  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步推进。黄泥河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帮助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以“小村规”夯实基层自治根基。利用晚上或农闲时间,由村“两委”、村民代表、党员带头组织开展“院落会”,与村民围坐一起拉家常、话发展,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零距离化解邻里纠纷。村里设立了“道德积分超市”,将垃圾分类、孝老爱亲等行为量化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做好事还能获积分,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村民刘大姐用积分换洗发水时高兴地说。

  黄泥河村还大力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好公婆好媳妇”、五星文明户、最美庭院等特色评选活动。今年以来,累计评选各类先进典型36户,全村形成了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依托建成的文化健身广场和乡村大舞台等平台,组织开展专题宣讲、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感受满满的幸福。

  “黄泥河的经验证明,基层治理既要筑牢‘防火墙’,更要搭建‘连心桥’。”西照川镇党委书记唐启华说。黄泥河村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从“纠纷不出村”到“矛盾不上交”,从“村民零上访”到“事事有人管”,探索出一条“预防在先、调解在前、服务在实”的善治之路。

  • 相关阅读
  • “一站式”工作法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近年来,镇安县月河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平安法治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扎实推进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构建起从源头预防到末端化解的全周期、闭环式治理格局,走出一条具有月河特色的平安法治建设实践之路。...

    时间:10-16
  • 商南绘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图景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以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为抓手,创新实施强化政治引领、自治筑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赋能“五治融合”,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

    时间:10-14
  • 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上次送餐摔倒,通过‘急诊绿色通道’30分钟就得到了处理,省心又踏实!”外卖骑手王强提到便捷就医,竖起了大拇指。这一暖心举措,源于四川达州市通川区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的共建合作,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就医绿色通...

    时间:10-14
  • 变基层治理“千条线”为服务群众“一股绳”

    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府佑社区,一支由民警牵头、商户党员共同组成的4人联防队,正沿街开展夜间巡逻。带队民警王涛还有一个身份——社区党组织副书记。这支由民警牵头、商户党员参与的队伍,正是高新区创新基...

    时间:10-13
  • 把更多力量投入基层治理

      本报哈尔滨10月12日电 (记者崔佳、刘梦丹)黑龙江省大庆市以“城市筑基”工程为总抓手,通过“织网固垒”“区域联建”等7个专项行动精耕党建“责任田”,有效打通基层“毛细血管”,持续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时间:10-13
  • 村民出行路多处破损无人修(身边事)

      我是广西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镇的村民。连接筋竹镇和双担村、石芹村的道路,是我们附近几个村到镇上的唯一道路。近年来,数公里的道路上有十几处严重破损(见图),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前不久就发生过交通事故。我们多次反映,未...

    时间:10-13
  • 柞水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本报讯 (通讯员 黄 楠)近年来,柞水县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深入实施“三聚三提”工程,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具有秦岭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合力提效能,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柞水县以选优...

    时间:09-18
  • 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三疃村村口广场上,曲周县医院义诊专家方保锋正为65岁的村民张会臣测量血压。“血压比上次稍微高一点,要再调整一下药物。”方保锋说。半年前,张会臣的高压还徘徊在170毫米汞柱上下,经过诊疗和药...

    时间:09-18
  • 丹凤推动新就业群体 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本报讯 (通讯员 韩 清)近年来,丹凤县坚持以党建为纽带、以服务聚人心,积极打造友好型社会场景,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联系群众广、服务范围宽等优势,多措并举引导其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共...

    时间:09-16
  • 探寻基层治理三把“金钥匙”

    初秋的清晨,清风拂面,丹桂飘香。老人们聚集在树下,你一言我一语,话题总是绕不开小区的变化:“咱这小区干净卫生,夏天很少见到苍蝇。”“社区经常开展道德大讲堂,居民的素质在不断提高,邻里和睦相处,家庭矛盾减少。”“我们这小区安全,出出进进心里都踏实。”……...

    时间:09-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