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地处长江流域汉江水系,独特的地理风貌造就了其“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土石山区县格局。山阳县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以来,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引领,立足商业体系与生态产品增值提效、增值变现、增值溢价需求,强化组织管理、紧盯重点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县板栗、核桃等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全力推动县域商业体系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产品+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区域品牌打造
山阳县依托县域商业体系和电子商务,积极打造“源味山阳”区域公共品牌,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23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5个。“源味山阳”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26家,产品涵盖15类57种,涵盖了木耳、土蜂蜜等众多特色农产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生态优势,成了山阳县的特色名片。
县上通过统一品牌形象、规范产品包装和质量标准,提升了全县生态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为拓展销售渠道,打出“品牌+电商+直播”组合拳,与阿里、京东等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建设“山阳特产馆”“山阳扶贫馆”,成立网络直播联盟,引导县域电商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方式,将农户纳入电商产业链中;组织第一书记直播30多场,邀请网络达人直播185场,有效实现“生态资源—品牌产品—市场价值”的高效转化,品牌累计销售1.77亿元。
畅通冷链物流配送
山阳县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为契机,以“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为目标,全力构建“县级仓储物流中心—镇级分仓—村级便利店”三级物流体系。
按照“育主体、建体系、强末端”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快递物流提速增效,全县共培育快递物流企业17家,年收发快递数量突破1500万件,年货物吞吐量2000万吨;依托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整合全县邮政“三通一达”万村千乡等各类资源,建成数据互联的县级快递统仓共配中心、21个镇级快递二级分仓和105个村级电商快递站,开通快递线路4条,快递镇(街道)覆盖率100%,村(社区)服务覆盖率100%;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启动“快商合作”“快快合作”模式,合作建设村级电商快递服务站,配置快递专用车辆和终端设备,确保乡村快递24小时内完成配送。
县上建设了一批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为板栗、核桃等生态农产品提供专业的冷藏保鲜、分级包装服务,2024年收购加工分选板栗2500吨、板栗仁500吨,产值3500万元;2025年4月至6月,收购漂烫香椿约100吨、盐渍香椿约360吨,产值800万元;收购各类初级中药材进行加工280吨,产值1000万元。通过完善的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山阳县还将生态农产品的损耗率降低20%以上,有效延长了产品的销售周期,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为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拓展流通消费场景
为更好地将山阳县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完善商业服务网络的过程中,山阳县注重拓展“生态+消费”新场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在山阳县主城区新建大润发超市、改造立秦购物广场,实现多业态融合;发挥专项资金撬动作用,改造11个镇(街道)商贸中心,增设生态农产品专区,集中展示和销售当地茶叶、土蜂蜜等生态产品,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对绿色、健康产品的消费需求,还为本地特色农产品搭建了一个优质的销售平台。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到山阳县生态产品的品质和特色,同时也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产品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了生态资源向消费场景转化。
(山阳县科技和经济贸易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