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佳乐 通讯员 张斌
秦岭南麓,秋意渐浓。在山阳县南宽坪镇宽坪街社区的芝麻种植基地,连片的芝麻秆上硕果累累,农户正忙着收割、打捆、晾晒,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3年底,宽坪街社区积极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建成现代化集体经济油料加工厂,配备16台总装机容量90千瓦的榨油设备,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
“现在加工厂已建成芝麻、菜籽、核桃、花生等多条榨油生产线,一年四季不愁原料。”宽坪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施定宝介绍。
为推动芝麻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宽坪街社区同步建成芝麻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从播种、间苗、除草到收割、晾晒,每个环节都优先吸纳社区移民搬迁小区的脱贫户和其他困难群众参与务工。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工资10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为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村集体免费为群众提供优质油料种子与专业榨油服务,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农户自种油料,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热情。
种植户宋正海高兴地算起了收入账:“种芝麻能卖钱,流转土地又能收租金,在村集体务工还能领工资。今年我种了两亩芝麻,一年下来能增收3000多元。”
为了实现芝麻价值最大化,宽坪街社区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选料、清洗、炒制、研磨等8道精细工艺,精炼出的芝麻香油原生态、零添加,香醇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依托“线下商超+社群运营+节庆宣传+电商直播”多元销售模式,产品常常供不应求。榨油后的芝麻渣饼也可出售给养殖户,为村集体再添一笔可观的收入。
好产品离不开好种子。施定宝发挥农学专业特长,扎根田间地头,成功选育出适宜宽坪土壤气候的优质芝麻品种。种植过程中坚决不打农药,全程施用鸡粪等有机肥料,从源头保障了芝麻的绿色品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老百姓吃上健康放心油。”施定宝语气坚定。
以“小芝麻”书写产业“大文章”,宽坪街社区逐步探索出一条“联农带农、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