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天彤)自国家科技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山阳县委组织部聚焦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医疗和教育领域“四个明显提升”目标,通过“输血”与“造血”并重、“守正”与“创新”同步、“引才”与“育才”兼顾,构建起“多级互动、广泛参与、扩围提质、升级加力”的帮扶新格局,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资源统筹实现从“业务联系”到“资源链接”的跨越。山阳县创新建立“六合—山阳”“西安交大一附院—山阳县人民医院”对接机制,开展13场资源对接活动,邀请专家举办32场学术讲座;搭建南京—山阳大教研平台及“以院包院”“以科包科”医疗协作模式,让优质教学、医疗资源直达一线。
帮扶保障从“专项支持”升级为“立体保障”。累计为山阳县人民医院争取3280万元资金用于专科建设,为教育系统争取9061.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为农业领域落实12个苏陕协作项目、7266万元资金。同时解决县医院130名暂控编制,招聘医护及教师130人;将36名帮扶人才纳入县委人才库,落实各类补助超百万元,9人获县级以上荣誉,7人优先晋升职称。
医疗帮扶从“单兵出击”转向“集团作战”,攻克多项技术空白。帮扶院长王拓完成首例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医生张健推动乳腺专科3项技术突破,团队还开展首例微创耳内镜手术。通过“师带徒”培养156名医疗骨干,县医院门诊量2023年较2022年增长39%,住院转诊率降至22%,居民人均寿命提升至81.25岁。
农业帮扶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国家科技特派团建立1个研究院、5个专家工作站,引进13个新品种、20项新技术,协助企业争取330万元项目资金;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带动发展食用菌8030万袋、中药材5.82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
教育领域从“闭门传授”变为“融通共享”。山阳县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开展“空中课堂”“云教研”,实现跨区域教育融通共享。县职教中心成功建成“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设立4个名师工作站,完成多项省市级教科研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