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沪剧,唱出一座城市的精魂

沪剧,唱出一座城市的精魂

2014-12-23 09:33:51

来源:光明日报

  “沪剧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程式,没有水袖之类的束缚,只要编剧能写出来,演员就能唱出来。”茅善玉说,这个剧种从来就是特别善于表现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口语、乡间俚语在其中随处可见。因为百无禁忌,什么题材都能表现,成就了沪剧的独特风味。

  茅善玉说,沪剧的表演特点就是一个字:真。不同于京昆讲究程式,沪剧重在凸显人物个性,新中国成立后,沪剧更确立了现实主义题材的道路。

  真,源于扎根生活,而生活不是只有“小儿小女小情调”。茅善玉说,沪剧源于民间,与生俱来的是一种民间情怀。关注民生、关注百姓,讲的是老百姓的故事,说的是老百姓的情感。

  在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沪剧总会发出独特的声音: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纺织工人下岗,上海沪剧院马上排了下岗女工的戏,讲下岗女工如何不下 岗;外国专家说上海不适合造地铁,多年努力上海地铁终于建成,通车当晚,主创团队一次次下盾构采风完成的沪剧《今日梦圆》同时上演……

  “一个剧种可以承载一座城市的历史,凝聚一个时代的风云。沪剧之于上海,就是如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

  在茅善玉看来,沪剧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在都市化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瞄准现实,表现现实,这是沪剧的使命,也是它强大的内在力量所在。

沪剧给予我们创作的无限自由

  “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同步,沪剧的可贵在于,她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始终保持着开放的胸襟与追求。”上海沪剧院副院长、编剧龚孝雄说。

  沪剧《芦荡火种》原创在先,才有了脍炙人口的京剧《沙家浜》。《红灯记》,也是先有沪剧,再有京剧。沪剧以戏曲的形式保存着上海城市的语言特征、文化记忆和世俗风情,也影响了包括京剧在内的许多兄弟剧种。

  “沪剧的触角始终是伸向生活的,对社会热点往往第一时间就能有所反应。”上海沪剧院编剧李颖说。李颖在沪剧院当了20年编剧,在她看来,沪剧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留下了一批经典剧目和老艺术家创立的流派风格。这些对于后继者都是宝贵财富。而最好的继承,还是创新。

  • 相关阅读
  • 孟子故里邹城再现民间传统冬至祭孟大典

    12月22日中国农历冬至这天,民间冬至祭孟大典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行。图为祭祀现场。 杨晓卫 摄 12月22日中国农历冬至这天,民间冬至祭孟大典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行。图为祭祀现场。 杨晓卫 摄 12月...

    时间:12-23
  • 辽文化推动法库城镇化 建设独具魅力“中国辽城”

    法库辽文化标志性建筑白鹤楼(资料图) 法宣 摄  中新网沈阳12月22日电(记者沈殿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法库注重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我们将辽文化元素充分融入进去,打造城市特色。因为辽文化是我们法库...

    时间:12-23
  • 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活动精彩纷呈

    国家大剧院一年一度的“公众开放日艺术节”12月22日如约而至。今年适逢国家大剧院运营7周年,大剧院打造了长达8小时的艺术盛宴——12场剧场演出、近50场空间表演、7场艺术家沙龙、9大系列艺术展...

    时间:12-23
  • 京剧文化热浪吹向新疆

    此,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一行在新疆为期两天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落下帷幕。  19日上午,张建国刚刚走进“扎根基层,文化帮扶”京剧讲座现场,观众席便响起...

    时间:1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