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华曾获屈原文艺创作奖、文艺明星奖等多种奖项,他是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与理论建树者。
周韶华说:“如果我的作品展出后,没有一点反响,那是失败,有争议好。”他张扬的是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我觉得画画的一定要走进绘画里去,写 书法的一定要走进书法离去,不要在门槛之外。”周韶华就是要吹皱这一池春水,要激发所有有心人勇于创造,保持活力,发扬原创精神。
我,还是个孩子!
《黄河、长江、大海 周韶华艺术三部曲画展》是周韶华给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也是他到湖北从艺60年的回顾,也恰逢他80周岁。“选择黄河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 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国画的国粹,中华民族很重要的精神;选择长江是因为长江是我生活了60年的地方,也是我的思想成熟期,长江文化是多元化的;而选择海洋 文化,因为它链接五洲四海,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画转型。”周韶华从不管别人理解或不理解,“我都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三十年。之前十几年我极其注重艺术精神的 表现,以呼唤民族大灵魂为文化使命;后来十几年我更注重图式转型和语言转换,从古典型转变为现代型,在优化融合中确立自己的运行轨迹。”85岁高龄的周韶 华眼中始终闪耀着孩子般的冒险欲,而他内心从未失去过青年人的虎虎生气。
周韶华是开放而前卫的杂志《美术思潮》的创办人,其时他是湖北美协的领导,为人随和,毫无架子。有一次开会,没车,周韶华便顺路搭着辆卡车去会 场。当人们看到周韶华从卡车上跳下来时,都目瞪口呆。当时在场的好多人都笑称这样的风度只有艺术家才有。也许,周韶华其实还是个孩子!他位居要职,名声显 赫,但是以“我心中的大海”为主题的少儿绘画艺术互动活动他却亲自前往,和120多位小朋友一起参观画作,一起画画,对于孩子们的问题他知无不言,言无不 尽。周韶华说:“孩子的启蒙很重要。曾经有位少年宫的老师说过,孩子画画的“开口奶”要吃好,吃好了以后才长得好。国外的很多艺术馆都有专门的展览厅来展 览孩子们的作品,有临摹的也有创作的,还经常与画家进行互动,我们现在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但是临摹也要有所选择,选择有创造力的画家,不然孩子们吃的可 就是‘坏奶’了。”语毕,周韶华爽朗的笑起来,又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了。
在周韶华身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牢笼古今的大师风范,更为他无所畏惧的创新欲望所动容,一位85岁的老人,却表现出年轻人的朝气蓬勃,闻鸡起 舞,笔耕不辍,佳作迭出,不可止息。几十年来,周韶华从不间断探索新画风,他改变了当代中国画的格局,建构了中国画的新时代坐标,我们只能发出赞叹,赞叹 这位老人,用他的探索精神震撼了文化界,震撼了每一颗热爱艺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