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大书”:有形的,无形的——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读后

“大书”:有形的,无形的——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读后

2014-12-23 11:07:47

来源:人民日报 扬之水

  “大书”之说,取自顾文豪《何为“大书”》一文,文章虽然不长,却很得此着要领,不妨征 引如下:“孙先生自谦此着乃‘小书’,聊供读史者格物之一助,在我看来,此恰为不折不扣的一部‘大书’。全书足见作者之广核博通,大抵已包揽古人之日常生 活,且无前此同类作品多偏于文人生活之弊,就中尤以酒茶、建筑、家具、武备等章节令人印象深刻。博通之外,论述亦精核。语言晓畅平朴,材料择取极见功夫, 不蔓不枝,多以实物图样例证之。而十章所论,虽多系常识,粗陈梗概,但皆为孙先生多年蕴蓄涵养以成,故亦足便初学,后来者当可以此为津筏。处处见学养,而 无学问之倨傲;文采清通流利,却不见做文章的技巧;所谈物事,雅俗兼备,对古代物质文化之诚敬笃实则始终如一。此方为‘大书’。”其所述读书体会,大约会 是此书读者的共同感受。

  文章说到书中十章所论,多系常识,诚然。我想,这里所谓“常识”,意在表明它本是大家应该掌握的知识,然而事实 却非如此,甚至相反,大多数人对于这本书里讲述的“常识”,是缺乏体认乃至完全不了解的,而这“大多数”中也包括了从事各项研究的学者。问题的根源在于我 们的教育从来缺少这一环,学校里学到的历史,多是以文献为主构成的政治史或曰政权更迭史以及制度史,古代日常生活之细务,却从来不在教程之内。现代考古未 曾兴起之前,我们没办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现代考古兴起之后,尚鲜有学人致力于这一学科的建立,因此至今高校里没有“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这一项课程。这实 在是令人叹息的事。依凭现代考古而逐渐明了的古代科学技术,比如冶铁、纺织,等等,已经可以建立在以可见的历史遗存为据的基石之上,前人依据文献苦苦探索 的古代日常生活之细务,今藉相应的实物资料而终得明其究竟,因此倚仗考古学的贡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有条件成为一门学科,理应步入课堂,成为基本常 识。果然如此,那么学文、学史,学习各门艺术的莘莘学子,日后从事专业工作的时候必会少犯许多常识性的错误。作为普及读物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其实也 是具备了教科书性质的,期待它能够早日走进课堂。

  这里更想说的是,追随遇安师问学将及20年,我始终是受着这部“大书”的滋养:在它尚未以有形之书问世之前,早已是一部无形的书。

   这一部书的最初入手处是《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它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从70年代就开始了,那是在江西鲤鱼洲干校时所从事的“地下工作”。书的图版草 样遇安师后来送给了我,原是100多页的米格纸用穿钉钉起来一个厚厚的本子,每一页安排一个小题的图版,或用笔钩摹,或粘贴剪下来的各种图样,而一一排列 得整齐有序。《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的修订本三年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规模超出初版1/5强,图版更换了近一半。从初版的1991年至于今,各地汉 代考古的新发现经过梳理和考辨悉数补入其中。这一部书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用黄侃的话说,正是“一曰不忽细微,一曰善于解剖,一曰必有证据”。最让人钦羡的 是作者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熟悉和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对此遇安师总是说,我知道的只不过是常识。然而正是各个门类常识的积累且日复一日炼就火眼金睛,因此可 以发现人们已是习以为常的谬误。

  • 相关阅读
  • 李冰:在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19日)□李 冰同志们: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论,向广大作家艺...

    时间:12-23
  • 《纪念白求恩》发表75周年座谈会举行

      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 (王君平、王继荣、罗国金)纪念《纪念白求恩》发表75周年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座谈会由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白求恩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国防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军...

    时间:12-23
  • 读《人民文学》“军事文学专号”

      几千年延绵不绝的华夏文明,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战争、军旅篇章,或如《诗经》战争诗曲微意深;或如《楚辞》写英雄气短,抑扬顿挫;或像唐朝边塞诗歌,铁板铜钹,雄浑昂扬;抑或吟晓风残月,道悲怨凄凉。这些作品不...

    时间:12-23
  • 北京第二届剧本推介会举办 促成65部剧本签约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尹力)北京第二届剧本推介会于17日至21日在中华世纪坛成功举办。北京市文联22日通报称,推介会期间,共有65部剧本成功签约,178部剧本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此外,由北京文联创办的&ldq...

    时间:12-23
  • 多管齐下讲好“中国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孕育出的灿烂文化早已成为奉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如《易经》所蕴含的和谐之道、儒学所闪烁的人本光芒、道家所充盈的无为智慧、法家的治国方略以及佛学的慈悲本质等等诸多文化体...

    时间:12-23
  • 唐宋词举要》:我这样走进唐宋词的世界

    《唐宋词举要》:彭玉平撰;商务印书馆出版。  古典诗词近年来有回暖之势。由学者彭玉平撰写《唐宋词举要》一书,入榜商务印书馆年度好书。本期“读写人生”,邀请彭玉平讲述其研读古典诗词的感悟。  ...

    时间:12-23
  • 徜徉在自然文学的普照中——《惊奇之心》编辑手记

    惊奇之心》:【美】雷切尔·卡森着,【美】尼克·凯尔什摄,王家湘译;接力出版社出版。   爱书者、读书者众,知其如何成书者寡。一本书从策划动意,到端坐于书店之中静候读者,这中间的百般经历,...

    时间:12-23
  • 《大唐三藏圣教序》出版

      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 (赵朝霞)近日,《大唐三藏圣教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上市。现在,很多读者“看不到”“读不懂”古籍。为此,北京载道文化公司在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旗下开发了一系列&ldqu...

    时间:12-23
  • 温州:600多名业余文保员坚守文保第一线

      本报讯(记者陆健 通讯员华晓露)“守着厉宅好几年了,久了就对它有感情了。门窗坏了、墙壁破损、边上小孩恶作剧往门上贴泥巴,都是我的事。”“我在业余文保员岗位上整整23个年头了,算不清到底轮...

    时间:1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