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中国作协与各地作协之间的统筹协调
这次主题实践活动规模大、参与层次多、涉及面广,必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本来是为作家的创作提供帮助,但如果大水漫灌,缺 乏协调,就会相互撞车。假如一个作家同一时间你也安排、我也安排,会使作家分身无术,而连续安排又会使作家应接不暇。细节有时决定成败。在实践中也许会遇 到很多需要协调的问题,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的工作,有了一些经验,但还是要把各环节想得细一点。中国作协有三点考虑:一是定点深入生 活,中国作协将与各团体会员提前相互通报计划,防止人员与地点重复。各地各行业作协如有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人选,可以申报纳入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的总体 计划之中。作家定点下去后,我们会与所在地作协互通情况,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实行双线联系、双重管理。二是跨区域跨行业的安排,比如西部地区作家要到沿 海地区深入生活、汉族地区作家要到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省级作协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然后告知中国作协。其中需要中国作协帮助的可以提出来。三是有些资 源可以共享,比如中国作协在各地的创作基地,各团体会员单位可以使用。但要提前报计划,我们尽力安排。
四、对深入生活的作家加强跟踪回访
现在不少作协建立了深入生活制度,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作家深入生活下去了,我们不能就不管不问了,要时刻挂在心上。要加强对深入生活作家的跟踪 回访。通过多种渠道与走下去的作家保持密切联系,有选择地召开小型座谈会,了解作家在深入生活中的收获、感悟,了解后期创作进展情况。通过跟踪回访,一是 为深入生活的作家提供生活服务和工作保障,帮助他们解决在深入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协调作家与深入生活点当地政府、群众,尽可能为作家采访采风提 供便利。二是对定点深入生活作家的创作给予帮助,可以根据定点作家的创作进展状况,帮助做好出版等方面的衔接。三是开展对深入生活的成果考核评估。中宣部 已经把开展活动的成效纳入对文艺单位综合考评体系,各地作协也要将作家深入生活的情况作为作家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引导作家“身入”、“心入”、“情入”
深入生活关键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做到“身入”、“心入”、“情入”。“身入”,就是要蹲得住、打深井。深入生 活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旅游观光,而是要在一个地方生活较长一段时间。要鼓励作家到艰苦的基层去,引导作家做好 “吃苦”的思想准备,潜心研读生活这本大书,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元气。在深入生活中,要严格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严于自律,简化接待,尽量自己克服深入 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便,不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增负担。“心入”,就是要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拆除“心”的围墙。深入生活不仅要了解生活、了解群众, 更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做群众的小学生。“情入”,就是要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感同身受地体会基层百姓的悲欢苦乐,以人民之忧为己忧, 以人民之乐为己乐。通过深入生活进一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 接受不接受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把人民群众作为作家够不够资格的惟一判断者。